目前,磴口龙头企业原料基地的订单种植占总播面积的90%以上,全县60%的农民成了龙头企业的“产业工人”。
磴口县协成镇桃来村的农民种植6年制种玉米,从一个经济落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里的农民告诉记者:“种地只要有订单,有龙头企业,就不愁卖不出去。”
近几年,县委、政府加大了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项目争取和资金投入力度,确立了“养殖业、特色农业、沙草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企业有龙头、原料有基地、对接有机制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渡口乡城东村在产业化的带动下,家家搞蔬菜种植,户户都能增收。村支书周永东说,城东村的郝安云通过搞养殖,一跃成了村里的富裕户。巴镇南粮台村依托泰顺公司发展订单番茄,年年丰收不愁卖,年年都有好收成。村支书田金富说,县里发展农牧业产业化让农民得了实惠。现在磴口的农民,无论是种地还是养畜心里都有底,因为产业化的链条把农民与市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搭起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平台,县委、政府开始重点为农民搞好服务。在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多家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磴口,培育了具有很强拉动能力的产业龙头。以植物油加工为主的上海佳格公司带动农民种植油葵7万亩;泰顺公司的番茄订单4万亩;三北种业、正粮种业发展玉米制种1.5万亩,公司负责提供良种和前期的资金投入,秋后保证全部收回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