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新闻动态

青阳县积极引导农民创大业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发表时间:2005-10-19 点击:
【字号:   打印

  青阳县新河镇积极引导农民跳出“小农”圈子创大业,为他们搭建服务平台,帮助他们解决从业之忧。

  团结村四组的村民马东从事农机具生产多年,经过几年来的闯荡,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2001年他和芜湖客商投资200多万元创建了马东机械农具厂,现又扩大投资2000万元兴建了安徽马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吸引当地农民工60多人。像马东一样自己创业的还有不少,河口村村民钱金华、钱曙罡、胡四根自筹40多万元,购买了3艘500吨的铁驳子,从事水上运输业,往返江浙沪,运输青阳所产的矿石、木材等。村民钱批修不仅承包老山村400多亩的葫芦塞,发展水产养殖,还在青阳县城发展物流配送。在党的致富政策的感召下,他们的创业路各具特色。万春村朱来发从1992年开始尝试皖南土鸡养殖,2002年,在上级的大力扶持下,建成了青阳县皖南土鸡原种场,年产值达150多万元,纯利达30余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新河镇年饲养500只以上的专业户有60户,千只以上的有25户,万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有3家,规模养殖量达30万只。全镇人均养鸡纯收入达120元。向阳村村民程书国外出打工,掌握了生猪配种、防疫技术。他自筹10多万元开办优质种猪养殖场,发展瘦肉型的优质猪苗,年收入也不菲。新河镇还涌现出很多种粮大户、养殖大户。黄檀村的钱银萍,巾帼不让须眉,她一次投资50多万元,兴建新河自来水厂,生意红红火火。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周桥村的王俊2004年远涉重洋,率领他的高空建筑队,揽下了一份非洲多米尼加的高空仓储设备建造订单,一干就是3年。自己年薪达15万余元,他手下建筑队员年收入近10万元。像王俊的高空建筑队一样,新河镇每年有4500余人在外务工,他们赢得丰厚报酬的同时,逐步融入大都市,成为向经济发达地区输送产业工人的一支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wq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