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新闻动态

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座谈会在南京召开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发表时间:2006-01-09 点击:
【字号:   打印

  12月26-27日,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座谈会在南京召开。各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的负责同志以及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各地、各部门今年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情况,座谈讨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明祥同志参加会议并讲话。

  经过座谈讨论,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市场为导向,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步伐,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健全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构建“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强化用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用现代的设施来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技来支撑农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真正实现“产业化提升农业”目标,推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标任务是:力争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形成一批有品位、有规模、有档次、强带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5-8家,超50亿元的20家以上,10亿元以上的达40-50家;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加,产业链条明显延长,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形成一批跨区域、现代化的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规模农产品专业市场达到20家以上;建设按市场化运作、与优势农产品产业相配套的农产品行业协会20家;加大品牌创建和整合力度,培育一批国家和省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农业产业化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比重达60%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比例达到45%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达到40%以上。

  对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重点,王明祥同志提出要在七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相结合,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优势,强化产前、产中、产后的衔接,实现优势区域、优势企业的集聚,在全省建成以农业产业化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首,有品位、有规模、有档次、强带动的龙头企业群。重点围绕“三个提高”,即提高对当地农产品资源的消化能力、提高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和利益联结能力、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二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农业部《“十一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的精神,及早制定江苏省下一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根据《关于建设“一群四带”振兴农产品加工业的意见》以及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和沿运河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建设规划,深入实施“一群四带”建设,大力推进江苏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是发展农产品现代营销。重点建设22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和30家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市场信息网络、电子结算等系统建设,提高市场检验检测、贮运、加工、配送等功能,推进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作。继续做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通行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通行证的发放、使用和管理。加快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四是培育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继续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意见》精神,加快按市场化运作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继续按照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抓手,加强政策扶持,强化示范引导,规范运作机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发展活力。五是创建和整合农产品品牌。积极实践和探索品牌农业之路,以农产品行业协会为龙头,以企业为载体,以区域特色、名特优产品为重点,以技术创新、质量管理为手段,全面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围绕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根据不同区域定位、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筛选出重点强势产业,打造出区域特色品牌。立足目前已认证、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江苏名牌农产品,加大品牌整合力度。认真组织好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扩大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为宣传、推介农产品品牌搭建高层次平台。六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规范合同内容、明确责任程序、开展诚信教育等方式,发展订单农业,提高订单履约率。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七是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重点从加强良种服务、促进农产品现代流通、推广新型农技服务、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中介服务、强化现代农业信息、发展农业观光、推广农业保险等八个方面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

  会议提出,为加快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前要重点抓好:一是尽快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体系。各地要尽快理顺关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打破条块、行业和部门分割,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各地要充分认识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对解决农业投入不足、集聚优化生产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扎实的工作,再掀“三资”开发农业高潮。三是建立工作目标考核机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责任制,明确任务,强化考核,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省里将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目标和任务,确定考核办法,定期对各地工作进行考核、督查。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四是强化农业产业化各项政策落实。各地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认真抓好现有各项政策落实,对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同时,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总结,及时提出需要完善和补充的政策建议。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各项扶持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规定专款专用。五是及早制定十一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各地要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及早制定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及相应实施计划,明确目标和工作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责任编辑:wq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