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棉亩增200元工程集成技术在我省邱县、成安县、吴桥县、景县、藁城市等不同生产、生态类型区的数千亩耕地上经过多年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目前,这项技术成果已开始在石家庄、衡水、邯郸、邢台等市推广应用。
该技术是由省农林科学院牵头,邯郸市农业局、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集成技术的核心是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以耕作、播种、施肥、用药、秸秆或地膜覆盖一次性作业为主体,配合作物生长期简化管理的相关配套技术,实现节本增产,双向增收。据项目主持人王慧军研究员介绍,通过应用这一集成技术,试验区小麦、玉米两季亩产量平均达到1000-1150公斤,比实施技术前亩增产75—100公斤;皮棉亩产100-150公斤,增产15--25公斤。同时,这项集成技术使作物一次播种过程几乎完成全部田间作业内容,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节约劳动用工投入30%,节约肥料20%,每亩节水40-50立方米。粮棉亩可节约生产成本100元左右,亩增产增收100元左右,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
据了解,这项技术深受试验区地方政府和农民的欢迎,目前,我省有关部门正在制定项目推广实施方案,如果该项技术在全省粮棉主产区普及,年可增收60-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