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棕榈腐烂病

作者:棕榈 来源:Palm Paecilomyce rot 发表时间:2007-07-0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棕榈腐烂病
病害别名: 棕榈枯萎病 、 棕榈干腐病
病害英文名: Palm Paecilomyce r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宛氏拟青霉
病原学名:Paecilomyces varrioti Bainier
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拟青霉属,宛氏拟青霉
病原介绍:分生孢子有两种:一种单胞无色,长椭圆形,直或弯,大小3.5~7.8×1.1~4.8(μm),头状聚生于孢子梗顶端,分生孢子梗不分枝或简单分枝。另一种分生孢子圆形,单胞,直径2.0~4.5μm,串生于孢子梗顶端,湿度高时,也呈球形聚集于孢子梗端,分生孢子梗双分枝或多分枝。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棕榈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叶、树干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心腐型染病株心叶呈灰黄色,无光泽,基部变褐烂腐,心叶轻拉即脱落。干腐型成年树干外围部分变黑褐色,因受苞片包围,较难辨别,病部扩展至绕树干一周,叶片枯萎垂下或脱落,整株死亡。湿度大时生有白色菌丝。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内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由伤口侵入,经4个月潜育,于翌年5月开始扩展,6~8月进入死亡高峰期,10月下旬停滞下来,剥棕过多或气温低易发病。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气温较低的冬春季,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受冻。(2)刮除病斑,涂50%代森铵原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倍液有效。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又称枯萎病或干腐病。症状有2种。心腐型染病株心叶呈灰黄色,无光泽,基部变褐烂腐,心叶轻拉即脱落。干腐型成年树干外围部分变黑褐色,因受苞片包围,较难辨别,病部扩展至绕树干一周,叶片枯萎垂下或脱落,整株死亡。湿度大时生有白色菌丝。 病原 Paecilomyces varrioti Bainier称宛氏拟青霉,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有两种:一种单胞无色,长椭圆形,直或弯,大小3.5~7.8×1.1~4.8(μm),头状聚生于孢子梗顶端,分生孢子梗不分枝或简单分枝。另一种分生孢子圆形,单胞,直径2.0~4.5μm,串生于孢子梗顶端,湿度高时,也呈球形聚集于孢子梗端,分生孢子梗双分枝或多分枝。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内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由伤口侵入,经4个月潜育,于翌年5月开始扩展,6~8月进入死亡高峰期,10月下旬停滞下来,剥棕过多或气温低易发病。 防治方法 (1)气温较低的冬春季,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受冻。(2)刮除病斑,涂50%代森铵原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倍液有效。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棕榈根腐病

下一篇:紫玉兰炭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