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紫背天葵病毒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Gynura virus disease |
病原信息: | 没有这个病原信息!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整株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全株发病,尤以顶部嫩叶症状明显,表现为叶片呈浓淡不均的斑驳条纹,叶片明显或不明显地皱缩、变小,生长受抑。 |
发病规律: |
不明,在广州地区秋冬种植的紫背天葵多见发病。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病毒 |
防治办法: |
(1) 苗期和定植后要注意防治媒介昆虫,使用杀虫剂治虫防病有效 , 喷药时最好喷到茎基部把生活在根际部的踊杀灭效果更好。梅雨季前用药 1~2 次 ,以后隔 10 天左右 1 次以消灭媒介昆虫。 (2) 辅之以喷洒 7.5% 菌毒?吗琳胍( 克毒灵 ) 水剂600 ~800倍液或 5% 菌毒清水剂 400倍液、3.95% 三氮唑核苷?铜?锌 ( 病毒必克 ) 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 10% 宝力丰病毒立灭 , 每支对水 10~15(kg) 、 83 增抗剂 100倍液、 l .5% 三十烷醇?硫酸铜?十二烷基硫酸钠 ( 植病灵 ) 乳剂600~800倍液。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全株发病,尤以顶部嫩叶症状明显,表现为叶片呈浓淡不均的斑驳条纹,叶片明显或不明显地皱缩、变小,生长受抑。
病原 尚未见报道。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不明,在广州地区秋冬种植的紫背天葵多见发病。
无公害防治法 (1) 苗期和定植后要注意防治媒介昆虫,使用杀虫剂治虫防病有效 , 喷药时最好喷到茎基部把生活在根际部的踊杀灭效果更好。梅雨季前用药 1~2 次 ,以后隔 10 天左右 1 次以消灭媒介昆虫。 (2) 辅之以喷洒 7.5% 菌毒?吗琳胍( 克毒灵 ) 水剂600 ~800倍液或 5% 菌毒清水剂 400倍液、3.95% 三氮唑核苷?铜?锌 ( 病毒必克 ) 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 10% 宝力丰病毒立灭 , 每支对水 10~15(kg) 、 83 增抗剂 100倍液、 l .5% 三十烷醇?硫酸铜?十二烷基硫酸钠 ( 植病灵 ) 乳剂600~8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