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竹节蓼茎枯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Centipedaplant stem blight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槭色二孢 |
病原学名: | Diplodia acerina (Pass.) Sutton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球壳孢目,壳二孢属,槭色二孢 |
病原介绍: | 分生孢子器近盘状 , 浅褐色 , 初埋生在竹节蓼表皮下 , 成熟后突破表皮露出 , 大小 250~500 × 70~150.( μ m) 分生孢子长梭形至纺锤形 , 色浅 , 具 1 分隔 , 大小 15~17.5 × 3.8~5.( μ m)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变态茎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主要为害变态茎。初生不规则形浅褐色至灰褐色病斑 , 凹陷 , 病健交界处有明显凸起界线 , 四周褐色, 后中间变为灰白色。昆明 8 月中旬可见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粒点 , 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
发病规律: |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 , 翌年条件适宜时, 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 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易发病。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防治办法: |
(1) 发现病茎及时剪除 , 集中烧毁。 (2) 发病初期喷洒 20% 龙克菌悬浮剂 500倍液或 1:1:200 倍式波尔多液、 30% 氧氯化铜胶悬剂 600 倍液、 47% 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 53.8% 可杀得 2000 干悬浮剂 1000倍液 , 先将部分清水倒入容器中 , 加入药粉 , 充分搅拌 , 再将其余清水加入 , 搅匀后喷雾。此外 , 也可喷洒 40% 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 70% 代森锰锌干悬粉 500 倍液。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主要为害变态茎。初生不规则形浅褐色至灰褐色病斑 , 凹陷 , 病健交界处有明显凸起界线 , 四周褐色, 后中间变为灰白色。昆明 8 月中旬可见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粒点 , 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 Diplodia acerina (Pass.) Sutton 称槭色二孢 , 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近盘状 , 浅褐色 , 初埋生在竹节蓼表皮下 , 成熟后突破表皮露出 , 大小 250~500 × 70~150(μm)。 分生孢子长梭形至纺锤形, 色浅 , 具1分隔 , 大小 15~17.5 × 3.8~5(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病残体上越冬 , 翌年条件适宜时, 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 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易发病。
防治方法 (1) 发现病茎及时剪除 , 集中烧毁。 (2) 发病初期喷洒 20% 龙克菌悬浮剂 500倍液或 1:1:200 倍式波尔多液、 30% 氧氯化铜胶悬剂 600 倍液、 47% 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 53.8% 可杀得 2000 干悬浮剂 1000倍液 , 先将部分清水倒入容器中 , 加入药粉 , 充分搅拌 , 再将其余清水加入 , 搅匀后喷雾。此外 , 也可喷洒 40% 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 70% 代森锰锌干悬粉 500 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