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苎麻花叶病

作者:苎麻 来源:Ramie mosaic 发表时间:2007-07-0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苎麻花叶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Ramie mosaic
病原信息:没有这个病原信息!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苎麻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整株
症状图:
病害症状: 病株生长瘦小 , 株高仅为健株的 4/5~1/2 。叶片常表现三种特症 : 一是嫩叶呈不均匀褪绿型花叶。二是中、上部叶片皱缩 , 窄小 , 叶缘略上卷 , 并出现黄色小斑或绿色痕斑。三是中上部叶片的叶脉黄化或弯曲。
发病规律: 通过种根、分株、嫩梢等无性繁殖材料及花叶蝉 (Arboridia sp.)、粉虱、嫁接等传播。带病的无性繁殖材料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蔸是该病田间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蔸的跑马根、龙头根、扁担根传毒率达 100 %, 嫁接传毒率为 95.7%, 花叶蝉 (Arboridia sp.) 和粉虱的传毒率为 9.3% 。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何肥不足发病重。气温 22~26 ℃ , 潜育期 6~8 天 ;28~30 ℃为 12~14 天 ; 夏季高温则出现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病毒
防治办法: (1)选用川苎 8 号、湘苎 2 号、黑皮蔸、红皮小麻等抗病、高产品种 , 各地可因地制宜推广。 (2) 新扩种苎麻时 , 宜采用无病的种根、分株、嫩梢等无性繁殖材料。严禁病蔸、病苗进入无病区。 (3) 加强麻田管理 , 适当增施磷钾肥 , 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4)7~9 月花叶蝉若虫盛发期喷洒 25% 噻嗦酮( 扑虱灵 ) 乳油 1500 倍液或 40% 氰戊菊酯乳油 3000 倍液、 80% 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 25%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4000 倍液、 35% 叶蝉散乳油 500 倍液灭杀传毒媒介 , 治虫防病。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病株生长瘦小 , 株高仅为健株的 4/5~1/2 。叶片常表现三种特症 : 一是嫩叶呈不均匀褪绿型花叶。二是中、上部叶片皱缩 , 窄小 , 叶缘略上卷 , 并出现黄色小斑或绿色痕斑。三是中上部叶片的叶脉黄化或弯曲。 病原  尚未完全定论。据湖南、江西报道初步认为是病毒。 1989 年彭超美等在矮化、褪绿斑驳型苎麻病叶中提取到健叶中没有的类似病毒的核糖核酸 , 与已知的类病毒结构和性质十分相近 , 认为可能是一种新类病毒。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通过种根、分株、嫩梢等无性繁殖材料及花叶蝉 (Arboridia sp.)、粉虱、嫁接等传播。带病的无性繁殖材料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蔸是该病田间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蔸的跑马根、龙头根、扁担根传毒率达 100 %, 嫁接传毒率为 95.7%, 花叶蝉 (Arboridia sp.) 和粉虱的传毒率为 9.3% 。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何肥不足发病重。气温 22~26 ℃ , 潜育期 6~8 天 ;28~30 ℃为 12~14 天 ; 夏季高温则出现隐症 。 防治方法  (1) 选用川苎 8 号、湘苎 2 号、黑皮蔸、红皮小麻等抗病、高产品种 , 各地可因地制宜推广。 (2) 新扩种苎麻时 , 宜采用无病的种根、分株、嫩梢等无性繁殖材料。严禁病蔸、病苗进入无病区。 (3) 加强麻田管理 , 适当增施磷钾肥 , 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4)7~9 月花叶蝉若虫盛发期喷洒 25% 噻嗦酮( 扑虱灵 ) 乳油 1500 倍液或 40% 氰戊菊酯乳油 3000 倍液、 80% 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 25%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4000 倍液、 35% 叶蝉散乳油 500 倍液灭杀传毒媒介 , 治虫防病。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栀子落芽病

下一篇:苎麻褐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