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油松腐烂病

作者:油松 来源:Chinese pine blet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油松腐烂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Chinese pine ble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黑腐皮壳菌
病原学名:Valsa sp
分类地位: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黑腐皮壳属,
病原介绍:
病原中文名:黑腐皮壳菌
病原学名:Valsa sp.
分类地位:真菌界子囊菌门核菌纲球壳目,黑腐皮壳属,黑腐皮壳菌
病原介绍:该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病枝干内越冬。来年四月下旬病斑开始扩大蔓延,五月上旬当空气湿度大时,越冬的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角。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多为害高山顶上衰弱植株。凡抚育间伐跟不上,林木过密,通风透光不好,湿度过大,在林木生长衰弱的情况下可造成病害流行。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油松
寄主英文名:chinese pine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枝干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病害症状: 发病初期,枝干上的病斑极不明显,如用手握紧枝干拧动,皮层可随即与枝干剥离,此时皮层内部已变质发粘腐烂。因发病程度不同,皮层内颜色由黄绿渐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发病后期,皮层内病菌产生扁圆形子座,逐渐突破表皮,外有不明显的小黑点。一般以树冠下部个别轮生枝先发病,逐渐蔓延至主干,造成整株死亡。
发病规律: 该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病枝干内越冬。来年四月下旬病斑开始扩大蔓延,五月上旬当空气湿度大时,越冬的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角。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多为害高山顶上衰弱植株。凡抚育间伐跟不上,林木过密,通风透光不好,湿度过大,在林木生长衰弱的情况下可造成病害流行。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加强经营管理,及时修枝间伐,通风透光,提高植株抗逆性。
  (2) 及时砍除病株烧毁,减少病原。
  (3) 选择当地抗逆性强的树种,营造混交林。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中文名称:油松腐烂病            别名: 英文名称:                         病原学名:Valsa sp 分类地位:子囊菌亚门、黑腐皮壳菌 症状: 发病初期,枝干上的病斑极不明显,如用手握紧枝干拧动,皮层可随即与枝干剥离,此时皮层内部已变质发粘腐烂。因发病程度不同,皮层内颜色由黄绿渐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发病后期,皮层内病菌产生扁圆形子座,逐渐突破表皮,外有不明显的小黑点。一般以树冠下部个别轮生枝先发病,逐渐蔓延至主干,造成整株死亡。 发病部位:枝干 发病规律: 该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病枝干内越冬。来年四月下旬病斑开始扩大蔓延,五月上旬当空气湿度大时,越冬的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角。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多为害高山顶上衰弱植株。凡抚育间伐跟不上,林木过密,通风透光不好,湿度过大,在林木生长衰弱的情况下可造成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   (1) 加强经营管理,及时修枝间伐,通风透光,提高植株抗逆性。   (2) 及时砍除病株烧毁,减少病原。   (3) 选择当地抗逆性强的树种,营造混交林。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油松立枯病

下一篇:油松(松香)针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