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害中文名: |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黄瓜花叶病毒病 |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 病害英文名: |
Mosaic of cucumber cultivated in organic ecological soilless culture |
| 病原信息: |
| 病原中文名: | 甜瓜花叶病毒 |
| 病原学名: | MMV |
| 分类地位: | |
| 病原介绍: | 该病毒寄主范围较窄 , 只侵染葫芦科植物 , 不侵染烟草和曼陀罗。 钝化温度 60~62 ℃ , 稀释限点 2500 ~3000 倍 , 体外存活期为 3~11 天。 |
| 病原中文名: | 烟草花叶病毒 |
| 病原学名: |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
| 分类地位: | 烟草花叶病毒属,烟草花叶病毒 |
| 病原介绍: | 病毒粒体杆状,约280×15nm,失毒温度90-93℃10分钟,稀释限点10-6,体外保毒期72~96小时,在无菌条件下致病力达数年,在干燥病组织内存活30年以上。该病毒在田间存有不同株系,因其致病力的差异及与其他病毒的复合侵染,形成症状的多样性。 |
| 病原中文名: | 黄瓜花叶病毒 |
| 病原学名: | 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
| 分类地位: | ,黄瓜花叶病毒 |
| 病原介绍: | 黄瓜花叶病毒粒体球状, 直径 30nm。 致死温度 60~76 ℃ , 稀释限点10-4, 体外保毒期 3~7 天,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心叶烟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 |
|
| 病原图: | |
| 寄主信息: |
| 寄主中文名: | 黄瓜 |
| 寄主英文名: | cucumber |
| 寄主学名: | |
|
| 侵染部位: |
整株 |
| 症状图: |
|
| 病害症状: |
苗期染病子叶变黄枯萎 , 幼叶现浓绿与淡绿相间花叶状。成株染病新叶呈黄绿相嵌状花叶 , 病叶小略皱缩 , 严重的叶反卷 , 病株下部叶片逐渐黄枯。瓜条染病 , 表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疵状斑块 , 果面凹凸不平或畸形 , 发病重的节间短缩 , 簇生小叶 , 不结瓜 , 致萎缩枯死。 |
| 发病规律: |
黄瓜病毒可经由种子传播或因污染种子及基质 , 进入设施内 , 引起病毒病的传播蔓延。栽培过程中进行果实采收、整枝绑蔓及剪刀、吸烟的手也可传毒。蚜虫等小型昆虫进入设施内 , 可把已获得的病毒传到黄瓜上引起发病。 |
| 预测预报: |
|
| 病害分类: |
病毒 |
| 防治办法: |
(1) 选用抗病毒病的黄瓜品种。 (2) 采用防虫网防止传毒昆虫等进入设施内。 (3) 用 75% 酒精消毒手、修剪刀具 , 防止病毒病危及以后栽培的黄瓜。(4) 温室、塑料大棚内不准吸烟 , 防止病毒传染。 |
| 为害情况: |
|
| 总体描述: |
症状 多全株发病。苗期染病子叶变黄枯萎 , 幼叶现浓绿与淡绿相间花叶状。成株染病新叶呈黄绿相嵌状花叶 , 病叶小略皱缩 , 严重的叶反卷 , 病株下部叶片逐渐黄枯。瓜条染病 , 表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疵状斑块 , 果面凹凸不平或畸形 , 发病重的节间短缩 , 簇生小叶 , 不结瓜 , 致萎缩枯死。
病原 据北京、南京、广州、西安等地鉴定 , 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简称 CMV) 和甜瓜花叶病毒 (Muskmelon mosaic virus 简称 MMV), 泰安鉴定除 CMV 外 , 还有烟草花叶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 简称TMV)。黄瓜花叶病毒寄主范围 39 科 117 种植物 , 病毒颗粒球状 , 直径28~30 nm 。病毒汁液稀释限点 1000 ~ 10000 倍 , 钝化温度 60~70 ℃ ,10 分钟 , 体外存活期 3~4 天 , 不耐干燥 , 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心叶烟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 , 在黄瓜上也现系统花叶。 MMV 见甜瓜病毒病 , TMV 见番茄病毒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黄瓜病毒可经由种子传播或因污染种子及基质 , 进入设施内 , 引起病毒病的传播蔓延。栽培过程中进行果实采收、整枝绑蔓及剪刀、吸烟的手也可传毒。蚜虫等小型昆虫进入设施内 , 可把已获得的病毒传到黄瓜上引起发病。
无公害防治法 (1) 选用抗病毒病的黄瓜品种。 (2) 采用防虫网防止传毒昆虫等进入设施内。 (3) 用 75% 酒精消毒手、修剪刀具 , 防止病毒病危及以后栽培的黄瓜。(4) 温室、塑料大棚内不准吸烟 , 防止病毒传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