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害中文名: |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黄瓜疫病 |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 病害英文名: |
Phytophthora blight of cucumber cultivated in organic ecological soilless culture |
| 病原信息: |
| 病原中文名: | 德氏疫霉 |
| 病原学名: | 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 |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德氏疫霉 |
| 病原介绍: | 菌丝丝状、无色、宽 3.5~7.1 μm, 多分枝。幼菌丝无隔 , 老熟菌丝长出瘤状节结或不规则球状体 , 内部充满原生质。在瓜条上菌丝球状体大部分成串 , 常在发病初期孢子囊未出现前产生 , 从此长出于孢囊梗或菌丝。孢囊梗直接从菌丝或球状体上长出 , 平滑、宽 1.5~3.0μm , 长达 100μm , 中间偶现单轴分枝 , 个别形成隔膜。孢子囊顶生 , 卵球形或长椭圆形 , 大小 36.4~71.0 × 23.1~46.1μm , 平均 54.3 × 35.8μm。囊顶增厚部分一般不明显 , 孢子囊孔口宽达 8.8~17.6μm。 游动孢子近球形 , 大小 7.3~17.7μm。藏卵器穿雄生 , 淡黄色 , 球形 , 外壁 1.5~4 μm 。雄器无色 , 球形或扁球形。 卵孢子淡黄或黄褐色 , 大 小 15.7~32.0μm。厚垣孢子少见。病菌生长发育适温 28~32 ℃ , 最高 37 ℃ , 最低 9 ℃ 。 |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 寄主信息: |
| 寄主中文名: | 黄瓜 |
| 寄主英文名: | cucumber |
| 寄主学名: | |
|
| 侵染部位: |
茎、叶、果实 |
| 症状图: |
|
| 病害症状: |
幼嫩部位发病较多 ,茎基部发病初呈水渍状 , 后收缩 , 造成叶片全部枯萎下垂。幼嫩的茎节处染病 , 除产生水渍状病斑外 , 也出现溢缩 , 严重时出现扭折。叶片染病常现斑纹状 , 栽培场所干燥时病斑干枯。果实染病 , 出现水渍状软腐 , 并生有灰白色霉状物。 |
| 发病规律: |
疫病是土传病害 , 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基质中或种子上越冬 , 种苗带病 , 定栽后发病早、传播快 , 为害较重。 该菌生长温限 8~38 ℃ , 适温 28~32 ℃。栽培期间使用被污染的水源、肥料易造成整个栽培系统发病。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病害一般只是局部发生。 |
| 预测预报: |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 防治办法: |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避免了植株与土壤接触 , 可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此外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植株生长健壮 , 抗病性得到增强 , 且环境条件人为调控 , 发病减少 , 一般地上部发病常较有土栽培轻 , 但是一旦发病 , 蔓延相当迅速为害也重 , 生产上应以预防为主。 |
| 为害情况: |
|
| 总体描述: |
症状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黄瓜时 , 也发生疫病。为害茎、叶及果实 , 幼嫩部位发病较多 ,茎基部发病初呈水渍状 , 后收缩 , 造成叶片全部枯萎下垂。幼嫩的茎节处染病 , 除产生水渍状病斑外 , 也出现溢缩 , 严重时出现扭折。叶片染病常现斑纹状 , 栽培场所干燥时病斑干枯。果实染病 , 出现水渍状软腐 , 并生有灰白色霉状物。
病原 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 称德氏疫霉 , 属卵菌。菌丝丝状、无色、宽 3.5~7.1 μm, 多分枝。幼菌丝无隔 , 老熟菌丝长出瘤状节结或不规则球状体 , 内部充满原生质。在瓜条上菌丝球状体大部分成串 , 常在发病初期孢子囊未出现前产生 , 从此长出于孢囊梗或菌丝。孢囊梗直接从菌丝或球状体上长出 , 平滑、宽 1.5~3.0μm , 长达 100μm , 中间偶现单轴分枝 , 个别形成隔膜。孢子囊顶生 , 卵球形或长椭圆形 , 大小 36.4~71.0 × 23.1~46.1μm , 平均 54.3 × 35.8μm。囊顶增厚部分一般不明显 , 孢子囊孔口宽达 8.8~17.6μm。 游动孢子近球形 , 大小 7.3~17.7μm。藏卵器穿雄生 , 淡黄色 , 球形 , 外壁 1.5~4 μm 。雄器无色 , 球形或扁球形。 卵孢子淡黄或黄褐色 , 大 小 15.7~32.0μm。厚垣孢子少见。病菌生长发育适温 28~32 ℃ , 最高 37 ℃ , 最低 9 ℃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疫病是土传病害 , 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基质中或种子上越冬 , 种苗带病 , 定栽后发病早、传播快 , 为害较重。
该菌生长温限 8~38 ℃ , 适温 28~32 ℃。栽培期间使用被污染的水源、肥料易造成整个栽培系统发病。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病害一般只是局部发生。
无公害防治法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避免了植株与土壤接触 , 可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此外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植株生长健壮 , 抗病性得到增强 , 且环境条件人为调控 , 发病减少 , 一般地上部发病常较有土栽培轻 , 但是一旦发病 , 蔓延相当迅速为害也重 , 生产上应以预防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