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油菜冻害

作者:油莱 来源:Bird Rape freezing damage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油菜冻害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Bird Rape freezing damage
病原信息:没有这个病原信息!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油莱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整株
症状图:
病害症状: 油菜生育阶段不同 , 受不同低温条件的影响 , 发生冻害的程度和状况也不同。常见有四种类型。一是持续低温干旱 , 加上大风、土壤冰冻、蒸发量大 , 油菜叶片、根系受冻死亡。 二是持续低温湿冻 , 土壤水分过多 , 土层结冰、致根部外露受冻 , 造成大量缺株。三是叶片、薹茎受冻、叶片萎缩枯萎 ,薹茎破裂或萎缩下垂。四是花期遇有低温霜冻 , 造成花蕾受冻后黄枯脱落 , 整个花序出现分段结荚。
发病规律: 测定杭州地区 12 年油菜发生冻害的平均气温为 0 ℃ , 低温持续 15 天 , 在低温持续期间 , 日平均最低温度和极端最低温度低且持续时间长 , 油菜就会发生冻害或严重冻害。此外 , 降雪量大积雪天数持续时间长 , 低温持续期间的日平均气温达 -0.3 ℃ , 日平均最低气温为 -1.9 ℃ , 极端最低气温 -8.6 ℃ , 就会出现湿冻。总之冬季低温在冰点以下且持续时间长是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 , 受冻程度与油菜发育阶段、植株状况等因素有关。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冻害是由低温和霜敏感植物不抗低温的生理特性所决定 , 新近研究结果表明 : 植物本身在 -10 ℃以上不产生冰核物质 , 由于细胞水具有过冷却作用 , 在没有冰核物质存在的条件下 , 体温降到 -7~-8 ℃不发生霜冻 , 而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上的冰核细菌 (ice nucleation active bacteria 简称 INA 细菌 ), 是诱发植物霜冻的关键因子 , 它可在 -2~-5 ℃诱发植物细胞水结冰而发生霜冻。同一作物、品种、生育期的植株 , 发生冻结的温度是一个范围 , 在这一范围内 , 不同温度区间发生冻结的频率不同 , 这与温度的分布、INA 细菌密度有关 ,INA 细菌密度越大 , 开始出现冻结的温度越高 , 在冰核细菌密度大的部位首先发生结冰 , 随后冰晶在体内向外在过冷却状态的各方向扩展。有 INA 细菌的植株 , 在温度降到 -2~-3 ℃时发生冻结 , 冻结持续时间越长 , 伤害越重。 在十字花科植物上主要分布着 Psudomonas syingae 菌群。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温度失调
防治办法: (l) 因地制宜选用抗寒性强的油菜品种如晋油 3 号、 4 号 , 格劳保 , 皖油 11 号、 12 号、 13 号 , 核杂 2 号 , 赣油 13 号 , 华油 ( 杂 )3 号 , 渝油 18 号 , 湘杂油 1 号 , 油研 7 号 , 贵油 14 号、 2 号 , 美 G101, 蓉油 3 号 , 江盐 1 号 , 豫油 2 号等。 (2) 短龄早栽 , 加强冬前培育 , 提高油菜本身的抗寒力。冬前油菜体内积累淀粉多 , 入冬后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糖、细胞内糖的浓度提高 , 就会降低冰点 , 增强抗寒能力。 (3) 在随根肥增施磷肥基础上 , 提倡壅施腊肥 , 中耕培土 , 做到保暖防冻 ; 施肥后马上撬沟培土 , 可有效提高油菜根际土温 1~3 ℃。 (4) 控制早茎早花 , 寒流后及时查苗 , 注意清沟和培土 , 解冻时撒施一次草木灰或谷壳灰。 (5) 喷洒 27%高脂膜乳剂 80~100倍液。必要时可喷洒抗霜素 1 号和抗霜剂 1 号。 (6) 喷洒植物抗寒剂 K-3, 每 667㎡ 100~300 ml。(7) 轻微受害的田块可喷洒促丰宝Ⅱ号 600~800倍液。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油菜生育阶段不同 , 受不同低温条件的影响 , 发生冻害的程度和状况也不同。常见有四种类型。一是持续低温干旱 , 加上大风、土壤冰冻、蒸发量大 , 油菜叶片、根系受冻死亡。 二是持续低温湿冻 , 土壤水分过多 , 土层结冰、致根部外露受冻 , 造成大量缺株。三是叶片、薹茎受冻、叶片萎缩枯萎 ,薹茎破裂或萎缩下垂。四是花期遇有低温霜冻 , 造成花蕾受冻后黄枯脱落 , 整个花序出现分段结荚。 病因  测定杭州地区 12 年油菜发生冻害的平均气温为 0 ℃ , 低温持续 15 天 , 在低温持续期间 , 日平均最低温度和极端最低温度低且持续时间长 , 油菜就会发生冻害或严重冻害。此外 , 降雪量大积雪天数持续时间长 , 低温持续期间的日平均气温达 -0.3 ℃ , 日平均最低气温为 -1.9 ℃ , 极端最低气温 -8.6 ℃ , 就会出现湿冻。总之冬季低温在冰点以下且持续时间长是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 , 受冻程度与油菜发育阶段、植株状况等因素有关。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冻害是由低温和霜敏感植物不抗低温的生理特性所决定 , 新近研究结果表明 : 植物本身在 -10 ℃以上不产生冰核物质 , 由于细胞水具有过冷却作用 , 在没有冰核物质存在的条件下 , 体温降到 -7~-8 ℃不发生霜冻 , 而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上的冰核细菌 (ice nucleation active bacteria 简称 INA 细菌 ), 是诱发植物霜冻的关键因子 , 它可在 -2~-5 ℃诱发植物细胞水结冰而发生霜冻。同一作物、品种、生育期的植株 , 发生冻结的温度是一个范围 , 在这一范围内 , 不同温度区间发生冻结的频率不同 , 这与温度的分布、INA 细菌密度有关 ,INA 细菌密度越大 , 开始出现冻结的温度越高 , 在冰核细菌密度大的部位首先发生结冰 , 随后冰晶在体内向外在过冷却状态的各方向扩展。有 INA 细菌的植株 , 在温度降到 -2~-3 ℃时发生冻结 , 冻结持续时间越长 , 伤害越重。 在十字花科植物上主要分布着 Psudomonas syingae 菌群。  防治方法  (l) 因地制宜选用抗寒性强的油菜品种如晋油 3 号、 4 号 , 格劳保 , 皖油 11 号、 12 号、 13 号 , 核杂 2 号 , 赣油 13 号 , 华油 ( 杂 )3 号 , 渝油 18 号 , 湘杂油 1 号 , 油研 7 号 , 贵油 14 号、 2 号 , 美 G101, 蓉油 3 号 , 江盐 1 号 , 豫油 2 号等。 (2) 短龄早栽 , 加强冬前培育 , 提高油菜本身的抗寒力。冬前油菜体内积累淀粉多 , 入冬后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糖、细胞内糖的浓度提高 , 就会降低冰点 , 增强抗寒能力。 (3) 在随根肥增施磷肥基础上 , 提倡壅施腊肥 , 中耕培土 , 做到保暖防冻 ; 施肥后马上撬沟培土 , 可有效提高油菜根际土温 1~3 ℃。 (4) 控制早茎早花 , 寒流后及时查苗 , 注意清沟和培土 , 解冻时撒施一次草木灰或谷壳灰。 (5) 喷洒 27%高脂膜乳剂 80~100倍液。必要时可喷洒抗霜素 1 号和抗霜剂 1 号。 (6) 喷洒植物抗寒剂 K-3, 每 667㎡ 100~300 ml。(7) 轻微受害的田块可喷洒促丰宝Ⅱ号 600~800倍液。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油菜肥害

下一篇:油菜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