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害中文名: |
樱桃萝卜病毒病 |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 病害英文名: |
Cherry radish mosaic |
| 病原信息: |
| 病原中文名: | 芜菁花叶病毒 |
| 病原学名: | TuMV |
| 分类地位: | 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芜菁花叶病毒 |
| 病原介绍: | 失毒温度为55~60℃,稀释终点为2000~5000倍,体外保毒期为24~96小时。粒体线条状。病毒侵染幼苗,潜育期9~14天。潜育期长短视气温和光 照而定。一般在25℃左右,光照时间长,潜育期短;气温低于15℃以下,潜育期延长,有时甚至呈隐症现象。 |
| 病原中文名: | 黄瓜花叶病毒 |
| 病原学名: | 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
| 分类地位: | ,黄瓜花叶病毒 |
| 病原介绍: | 黄瓜花叶病毒粒体球状, 直径 30nm。 致死温度 60~76 ℃ , 稀释限点10-4, 体外保毒期 3~7 天,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心叶烟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 |
| 病原中文名: | 萝卜耳突花叶病毒 |
| 病原学名: | REMV |
| 分类地位: | |
| 病原介绍: | 引起叶片沿脉向内皱缩成耳突状 , 并产生轮纹花叶症 , 此病毒寄主范围广 , 可侵染十字花科、黎科、茄科植物 , 病汁液稀释限点 15000 倍、钝化温度 65~70 ℃ , 体外存活期 14~21 天。 |
|
| 病原图: | |
| 寄主信息: |
|
| 侵染部位: |
整株 |
| 症状图: |
|
| 病害症状: |
花叶型多整株发病 , 叶片现出叶绿素不均 , 深绿色和浅绿色相间 , 有时发生畸形 , 有的沿叶脉产生耳状突起。 |
| 发病规律: |
3 种病毒均可通过摩擦方式汁液传毒。此外 , 萝卜耳突花叶病毒可由黄条跳甲、黄瓜 11 星叶甲传毒。黄瓜花叶病毒和芜菁花叶病毒由桃蚜、萝卜蚜传毒。田间管理粗放 , 高温干旱年份 , 蚜虫、跳甲发生量大 , 或植株抗病力差发病重。 |
| 预测预报: |
|
| 病害分类: |
病毒 |
| 防治办法: |
(1) 选用抗病品种。如豫萝卜 1 号、天正秋玉 1 号萝卜。 (2) 苗期用银灰膜或塑料反光膜、铝光纸反光避蚜。 (3) 采用 25 目以上防虫网防治蚜虫和跳甲 , 防止传毒。 (4) 加强栽培管理 , 适期早播。 (5) 发病初期喷洒 3.85% 三氮唑核苷?铜?锌 ( 病毒必克 ) 水乳剂 600 倍液或 0.5% 菇类蛋白多糖水剂 250~300 倍液或 25% 盐酸吗啉胍?锌 ( 病毒净 ) 可溶性粉剂 500 倍液 ( 北京市顺义农药厂 ) 或 2% 宁南霉素水剂 500 倍液、 24% 混脂酸?铜 ( 毒消 ) 水乳剂 800 倍液 , 隔 10 天左右 1 次 , 连续防治 3~4 次。 |
| 为害情况: |
|
| 总体描述: |
症状 花叶型多整株发病 , 叶片现出叶绿素不均 , 深绿色和浅绿色相间 , 有时发生畸形 , 有的沿叶脉产生耳状突起。
病原 主要有芜菁花叶病毒 (TuMV) 、黄瓜花叶病毒 (CMV) 和萝卜耳突花叶病毒 (Radish enation mosaic virus, 简称 REMV ) 。其中芜菁花叶病毒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占 54%, 芜菁花叶病毒单独侵染占 32% 。芜菁花叶病毒侵染萝卜 , 多引致叶面叶绿素分布严重不均 , 形成深绿与浅绿相间明显花叶 , 严重时叶片凹凸不平 , 致畸形或矮化。黄瓜花叶病毒单独侵染萝卜症状轻微 , 叶绿素分布稍有不均 , 显轻花叶症。萝卜耳突花叶病毒引起叶片沿脉向内皱缩成耳突状 , 并产生轮纹花叶症 , 此病毒寄主范围广 , 可侵染十字花科、黎科、茄科植物 , 病汁液稀释限点 15000 倍、钝化温度 65~70 ℃ , 体外存活期 14~21 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3 种病毒均可通过摩擦方式汁液传毒。此外 , 萝卜耳突花叶病毒可由黄条跳甲、黄瓜 11 星叶甲传毒。黄瓜花叶病毒和芜菁花叶病毒由桃蚜、萝卜蚜传毒。田间管理粗放 , 高温干旱年份 , 蚜虫、跳甲发生量大 , 或植株抗病力差发病重。
无公害防治法 (1) 选用抗病品种。如豫萝卜 1 号、天正秋玉 1 号萝卜。 (2) 苗期用银灰膜或塑料反光膜、铝光纸反光避蚜。 (3) 采用 25 目以上防虫网防治蚜虫和跳甲 , 防止传毒。 (4) 加强栽培管理 , 适期早播。 (5) 发病初期喷洒 3.85% 三氮唑核苷?铜?锌 ( 病毒必克 ) 水乳剂 600 倍液或 0.5% 菇类蛋白多糖水剂 250~300 倍液或 25% 盐酸吗啉胍?锌 ( 病毒净 ) 可溶性粉剂 500 倍液 ( 北京市顺义农药厂 ) 或 2% 宁南霉素水剂 500 倍液、 24% 混脂酸?铜 ( 毒消 ) 水乳剂 800 倍液 , 隔 10 天左右 1 次 , 连续防治 3~4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