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樱花紫纹羽病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樱花紫纹羽病
病害别名: 樱花紫色根腐病
病害英文名: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桑卷担菌
病原学名: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 Jacz.
分类地位:真菌界担子菌门层菌纲木耳目,卷担子菌属,桑卷担菌
病原介绍:直径5~10(μm),粗细不一,生殖菌丝体为紫色。该菌在土壤中呈垂直分布,分布在5~25(cm)土层内,个别可深达1.5m,缺氧时发育不好,但可存活50多天。发育温限8~35℃,适温为27℃。土壤通气性好、持水量60%~70%、pH5.2~6.4最适合该菌繁殖。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没有寄主樱花、樱桃、木本观赏植物的信息!
侵染部位:
症状图:
病害症状: 细根先发病,后逐渐扩展到侧根和主根,直至树干基部。发病初期根部现黄褐色不定形斑块,外表颜色变深,皮层组织变褐,病部表面缠绕许多淡紫色棉絮状物,即病茵茵丝和菌索,形状似羽毛,逐渐变成暗紫色绒毛状菌丝层,包被整个病根,并能延伸到根外的土面上。后期在病根上产生紫红色半球状菌核,大小1~2mm,病根皮层腐烂易脱落,后木质部腐朽。6~7月,菌丝体上产生微薄白粉状子实层。病株地上部生长衰弱,叶片变小,色淡,枝条节间缩短或部分枝条干枯。感病品种叶柄和中脉变红。该病扩展缓慢,经数年才逐渐衰弱死亡。
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根状菌索和菌核在病根上或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根状菌索和菌核产生菌丝体。菌丝体集结形成菌丝束,在土表或土里延伸,接触寄主根系后直接侵入为害。一般病菌先侵染新根的柔软组织,后蔓延到大根。病根与健根根系互相接触是该病扩展、蔓延的重要途径。病菌虽能产生孢子但寿命短,萌发后侵染机会较少,所以病菌孢子在病害传播中作用不大。病害发生盛期多在7~9月。低洼潮湿积水发病重。带病刺槐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靠近带病刺槐的樱花,樱桃易发病。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选用无病苗木。病菌可随苗木远距离传播,所以,起苗、调运苗木时,要严格检验,剔除病苗,并对健苗进行消毒处理。苗木消毒可用5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0.5~1%的96%硫酸铜溶液浸苗10~20分钟。(2)隔离防治。在病区或病树外围挖lm深沟可隔离或阻断菌核、根状菌索和病根传播。刺槐是该病菌的重要寄主,可随刺槐根进入樱花园,所以尽量不用刺槐作防护林;对于用刺槐作防护林带的要挖沟隔离,以防根系侵入。对已侵入的刺槐根系应彻底挖除,以免病菌传播。(3)精心养护。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合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调节负载量,加强对其他病虫害的防治,以增强树体抗病力。(4)轻病株,扒开根际土壤,找出发病部位并仔细清除病根,然后用50%代森铵水剂400~500倍液或1%硫酸铜进行伤口消毒,然后涂保护剂波尔多浆等。也可用20%石灰水或2.5%硫酸亚铁、50%代森铵水剂150~3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浇灌消毒;后用净土埋好,效果都好。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樱桃、樱花等木本观赏植物的紫纹羽病又称紫色根腐病,主要为害根系。细根先发病,后逐渐扩展到侧根和主根,直至树干基部。发病初期根部现黄褐色不定形斑块,外表颜色变深,皮层组织变褐,病部表面缠绕许多淡紫色棉絮状物,即病茵茵丝和菌索,形状似羽毛,逐渐变成暗紫色绒毛状菌丝层,包被整个病根,并能延伸到根外的土面上。后期在病根上产生紫红色半球状菌核,大小1~2mm,病根皮层腐烂易脱落,后木质部腐朽。6~7月,菌丝体上产生微薄白粉状子实层。病株地上部生长衰弱,叶片变小,色淡,枝条节间缩短或部分枝条干枯。感病品种叶柄和中脉变红。该病扩展缓慢,经数年才逐渐衰弱死亡。 病原 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异名:H.purpureum (Tul.) Pat.称桑卷担菌或紫卷担菌,属担子菌门真菌。病根上着生的紫黑绒状物是菌丝层。由五层组成,外层为子实层,其上生有担子。担子圆筒状无色,由4个细胞组成,大小25~40×6~7(μm),向一方弯曲。再从各胞伸出小梗,小梗无色,圆锥形,大小5~15×3~4.5(μm)。小梗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顶端圆,基部尖,大小16~19×6~6.4(μm),多在雨季形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根状菌索和菌核在病根上或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根状菌索和菌核产生菌丝体。菌丝体集结形成菌丝束,在土表或土里延伸,接触寄主根系后直接侵入为害。一般病菌先侵染新根的柔软组织,后蔓延到大根。病根与健根根系互相接触是该病扩展、蔓延的重要途径。病菌虽能产生孢子但寿命短,萌发后侵染机会较少,所以病菌孢子在病害传播中作用不大。病害发生盛期多在7~9月。低洼潮湿积水发病重。带病刺槐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靠近带病刺槐的樱花,樱桃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苗木。病菌可随苗木远距离传播,所以,起苗、调运苗木时,要严格检验,剔除病苗,并对健苗进行消毒处理。苗木消毒可用5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0.5~1%的96%硫酸铜溶液浸苗10~20分钟。(2)隔离防治。在病区或病树外围挖lm深沟可隔离或阻断菌核、根状菌索和病根传播。刺槐是该病菌的重要寄主,可随刺槐根进入樱花园,所以尽量不用刺槐作防护林;对于用刺槐作防护林带的要挖沟隔离,以防根系侵入。对已侵入的刺槐根系应彻底挖除,以免病菌传播。(3)精心养护。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合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调节负载量,加强对其他病虫害的防治,以增强树体抗病力。(4)轻病株,扒开根际土壤,找出发病部位并仔细清除病根,然后用50%代森铵水剂400~500倍液或1%硫酸铜进行伤口消毒,然后涂保护剂波尔多浆等。也可用20%石灰水或2.5%硫酸亚铁、50%代森铵水剂150~3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浇灌消毒;后用净土埋好,效果都好。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樱桃病毒病

下一篇:樱花黑色轮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