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银边常春藤细菌叶斑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油菜黄单胞菌常春藤致病变种 |
病原学名: |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hederae (Arnaud) Dye 、 X.hederae |
分类地位: | 原核生物界薄壁菌门,黄单胞菌属,油菜黄单胞菌常春藤致病变种 |
病原介绍: | 菌体杆状,大小0.7~1.8×0.4~0.7(μm),单生。革兰氏阴性,具单极生鞭毛,生长适温25~30℃。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叶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病害症状: |
初在叶面上生很小圆形暗色病斑,有油渍状晕圈,后直径增至4~5mm,变为黑色,有时为多角形,有些病斑周缘具褐色沉积物,可能是干燥的细菌溢,偶而叶柄上产生溃疡。叶片一般不脱落。 |
发病规律: |
病菌通过溅水传播,温暖潮湿的条件发生流行。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细菌 |
防治办法: |
(1)选用无病母株繁殖。(2)发病初期喷洒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或12%绿乳铜 乳油6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初在叶面上生很小圆形暗色病斑,有油渍状晕圈,后直径增至4~5mm,变为黑色,有时为多角形,有些病斑周缘具褐色沉积物,可能是干燥的细菌溢,偶而叶柄上产生溃疡。叶片一般不脱落。
病原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hederae (Arnaud) Dye = X.hederae。称油菜黄单胞菌常春藤致病变种,属细菌。菌体杆状,大小0.7~1.8×0.4~0.7(μm),单生。革兰氏阴性,具单极生鞭毛,生长适温25~30℃。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通过溅水传播,温暖潮湿的条件发生流行。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母株繁殖。(2)发病初期喷洒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或12%绿乳铜
乳油6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