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银柳胡颓子枝枯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色二孢属 |
病原学名: | Diplodia sp.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球壳菌目,色二孢属 |
病原介绍: | 分生孢子器分散或聚合,球形,深褐色至黑色,埋生,单腔,具乳状突起的孔口。分生孢子梗无色,圆筒形,有分枝和隔膜,表面光滑。产孢细胞圆筒形,无色,全壁芽生方式产孢。分生孢子椭圆形或近卵形,初单胞无色,后变成深褐色,中间生1隔膜,厚壁,基部平截,顶部钝圆。寄生或腐生。 |
病原中文名: | 壳球孢属 |
病原学名: | Macrophomina sp.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属 |
病原介绍: | 分生孢子器球形,深褐色,中央具孔口;分生孢子长圆形至棍棒状,直,无隔膜,成熟后褐色。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茎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色二孢引起的枝枯病病斑较小,茎上出现褐色小疱斑,中间略现白点。壳球孢引起的枝枯初期分生孢子器生在病茎表皮下,近球形,较色二孢大,有孔口,成熟后露出,黑色,病菌向木质部和髓部及向上下扩展,致枝条干枯。 |
发病规律: |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上或落入土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条件适宜时从分生孢子器中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或雨水溅射传播,引起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致枝枯病扩展,雨日多的年份或季节发病重。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防治办法: |
(1)发病重的地区采用遮阳网遮荫,高温干旱时浇水降温。(2)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1:1:160倍式波尔多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20%络氨铜?锌水剂5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400~5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600倍液,隔10~15天1次,直到病情稳定时停止。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色二孢引起的枝枯病病斑较小,茎上出现褐色小疱斑,中间略现白点。壳球孢引起的枝枯初期分生孢子器生在病茎表皮下,近球形,较色二孢大,有孔口,成熟后露出,黑色,病菌向木质部和髓部及向上下扩展,致枝条干枯。
病原 Diplodia sp.称色二孢属一种真菌和Macrophomina sp.称一种壳球孢属,均属半知菌类真菌。Diplodia sp.分生孢子器球形,分散或聚合,埋生,单腔,具乳状突起的孔口。分生孢子梗无色,圆筒形,具分枝和隔膜,表面光滑。产孢细胞圆筒形,无色。分生孢子椭圆形,具1隔膜,深褐色,厚壁,基部平截,顶部钝圆。Macrophomina sp.分生孢子器球形,深褐色,中央具孔口;分生孢子长圆形至棍棒状,直,无隔膜,成熟后褐色。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上或落入土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条件适宜时从分生孢子器中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或雨水溅射传播,引起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致枝枯病扩展,雨日多的年份或季节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发病重的地区采用遮阳网遮荫,高温干旱时浇水降温。(2)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1:1:160倍式波尔多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20%络氨铜?锌水剂5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400~5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600倍液,隔10~15天1次,直到病情稳定时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