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一品红根腐病

作者:一品红 来源:Poinsettia root rot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一品红根腐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Poinsettia root r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终极腐霉
病原学名:Pythium ultimun Trow.
分类地位: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腐霉属,终极腐霉
病原介绍:在 PDA 培养基上菌丛白色 , 茂盛 ; 气生菌丝棉絮状 , 无隔膜 , 宽 2.5~4μm。孢子囊球形 , 无色 , 直径 15~26 μm。 在水中萌发产生泡囊后释放出来。在胡萝卜汁培养基上藏卵器球形 , 顶生或间生 , 无色 , 直径 16~30 μm。 雄器大多同丝生 , 无色 , 近椭圆形。卵孢子不满器 , 球形 , 壁光滑 , 直径 16~18 μm。
病原中文名:根串珠霉
病原学名:Thielaviopsis basicola (Berk. et Br.)Ferr.
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根串珠霉属,根串珠霉
病原介绍: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梗具分隔3~5个,无色透明,大小5.5~19×3~5(μm),分生孢子大小7~23×3~6(μm),分生孢子两端各具1油滴。厚垣孢子棍棒状,暗褐色,有透明的基细胞,厚垣孢子串生,每串5~8个,厚垣孢子链大小25~55×10~16(μm)。该菌在燕麦、洋菜培养基上菌落初为白色,后变褐色。分生孢子、厚垣孢子生长温限20~33℃,萌发适温25℃。菌丝生长适温20~24℃。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一品红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茎、根
症状图:
病害症状: 从茎基部或根颈部或侧根侵入,初为褐色,后变黑褐色,致叶片变黄、萎蔫或枯死。根串珠霉引起的根腐病主要为害根颈以下木质部,病株常突然萎蔫、青枯,病根多略肿大,且在主侧根分叉处生灰褐色斑,根颈以下木质部变为黑褐色。
发病规律: 终极腐霉以卵孢子在12~18cm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一品红引起腐霉根腐病。田间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溅射传播蔓延,病菌侵入后,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菌丝蔓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后在病组织内形成卵孢子越冬。该病多发生在土壤潮湿和连阴雨多的地方,与其他根腐病共同危害。根串珠霉病菌厚垣孢子平时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残体上存活越冬,经-6~15℃冷冻后才能萌发。翌春土温16~20℃,根系生长不快,抗性也弱,利于该菌侵入。病菌孢子萌发后,芽管伸长,产生附着胞,从一品红根毛表皮层侵入,以菌丝体在皮层内扩展并吸取营养,后期菌丝体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厚垣孢子进行再侵染,落入土中的孢子又营腐生生活,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厚垣孢子在土中可长期存活。土温17~23℃,相对湿度高于80%易发病,低温多雨或连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上述病菌在酸性土壤中生长不良,pH5.5以下明显受抑,中性或碱性土有利于发病。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切花一品红一般在7月下旬~8月扦插,正值气温高的季节,苗床可用太阳能消毒。方法是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膜后,膜下土温38~40℃消毒24小时,42℃时6小时,48~51℃10分钟即可奏效。然后扦插或播种。(2)精心管理,不可太干太湿。鲜切花一品红,要控制肥水,既要保证盆株生长发育需要,又要防止徒长。肥水过多常使节间伸长,叶片柔嫩,一般上午浇1水,高温期间1天浇2次,最好进行地面洒水增加空气湿度,防止叶片卷曲发黄,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每2~3周追肥1次。霜降前移入室内,保持15~20℃,新芽刚萌发时少浇水,以防沤根或根腐。(3)发病初期喷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克露或克霜氰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一品红苞片开始变色后,对杀菌剂敏感,不宜加大用药量。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常见有两种:腐霉菌引起的根腐病原常从茎基部或根颈部或侧根侵入,初为褐色,后变黑褐色,致叶片变黄、萎蔫或枯死。根串珠霉引起的根腐病主要为害根颈以下木质部,病株常突然萎蔫、青枯,病根多略肿大,且在主侧根分叉处生灰褐色斑,根颈以下木质部变为黑褐色。 病原 Pythium ultimum Trow称终极腐霉,属卵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 (Berk. et Br.)Ferr.称根串珠霉,属半知菌类真菌。终极腐霉菌丝发达,有分枝,无分隔,生长旺盛时呈白色棉絮状。孢子囊在菌丝顶端产生,形状与菌丝差异不大,有的呈近球形至姜瓣形,孢子囊萌发时产生排孢管,顶端膨大为泡囊,一般孢子囊的内含物经过排孢管进入泡囊内形成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双鞭毛,肾脏形。藏卵器圆形,内生1个卵孢子。根串珠霉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梗具分隔3~5个,无色透明,大小5.5~19×3~5(μm),分生孢子大小7~23×3~6(μm),分生孢子两端各具1油滴。厚垣孢子棍棒状,暗褐色,有透明的基细胞,厚垣孢子串生,每串5~8个,厚垣孢子链大小25~55×10~16(μm)。该菌在燕麦、洋菜培养基上菌落初为白色,后变褐色。分生孢子、厚垣孢子生长温限20~33℃,萌发适温25℃。菌丝生长适温20~24℃。该菌除侵染花卉外,还可侵染烟草、豌豆、番茄、黄瓜、棉花等。菌系间致病力有差异。此外还有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称立枯丝核菌,也可引起根腐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终极腐霉以卵孢子在12~18cm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一品红引起腐霉根腐病。田间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溅射传播蔓延,病菌侵入后,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菌丝蔓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后在病组织内形成卵孢子越冬。该病多发生在土壤潮湿和连阴雨多的地方,与其他根腐病共同危害。根串珠霉病菌厚垣孢子平时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残体上存活越冬,经-6~15℃冷冻后才能萌发。翌春土温16~20℃,根系生长不快,抗性也弱,利于该菌侵入。病菌孢子萌发后,芽管伸长,产生附着胞,从一品红根毛表皮层侵入,以菌丝体在皮层内扩展并吸取营养,后期菌丝体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厚垣孢子进行再侵染,落入土中的孢子又营腐生生活,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厚垣孢子在土中可长期存活。土温17~23℃,相对湿度高于80%易发病,低温多雨或连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上述病菌在酸性土壤中生长不良,pH5.5以下明显受抑,中性或碱性土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切花一品红一般在7月下旬~8月扦插,正值气温高的季节,苗床可用太阳能消毒。方法是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膜后,膜下土温38~40℃消毒24小时,42℃时6小时,48~51℃10分钟即可奏效。然后扦插或播种。(2)精心管理,不可太干太湿。鲜切花一品红,要控制肥水,既要保证盆株生长发育需要,又要防止徒长。肥水过多常使节间伸长,叶片柔嫩,一般上午浇1水,高温期间1天浇2次,最好进行地面洒水增加空气湿度,防止叶片卷曲发黄,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每2~3周追肥1次。霜降前移入室内,保持15~20℃,新芽刚萌发时少浇水,以防沤根或根腐。(3)发病初期喷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克露或克霜氰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一品红苞片开始变色后,对杀菌剂敏感,不宜加大用药量。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一品红灰霉病

下一篇:一品红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