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杨桃赤斑病

作者:杨桃 来源:Carambola cercospora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杨桃赤斑病
病害别名: 杨桃褐斑病
病害英文名: Carambola cercospora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杨桃假尾孢
病原学名:Pseudocercospora wellesiana (Well.) Liu et Guo、Cercospora averrhoae Petch.、C. averrohoi Welles
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假尾孢属,杨桃假尾孢
病原介绍:子座生于叶正面,半埋生、表生,球形,褐色,直径30~50(μm)。分生孢子梗淡榄褐色,0~1个隔膜,6~25×2~3(μm)。分生孢子无色至青黄色,倒棍棒形,直或略弯,隔膜2~7个,大小12.5~46×2.0~3.2(μm)。此外有报道C. achyranthis也是该病病原。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杨桃
寄主英文名:carambola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叶片
症状图: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初现1~2mm大的黄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的红褐色病斑,病斑外围有黄色晕圈。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易变黄,提早脱落。
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叶上越冬,潮湿多雨时萌芽,形成大量胞子,借气流、雨水传至新叶,发生初次侵染,病斑上新产生的大量病菌形成再侵染。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冬春结合修剪清园,收集病残落叶烧毁。于新梢展叶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1 000~1 500倍液,40%氧氯化铜悬浮剂+80%代森锰锌((1:1)800倍液,30%百科乳油1 000~1 500倍液,50%施保功乳油1 200倍液或65%多克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每次梢期上述农药交替连喷1~2次或2~3次,喷匀喷足。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别名褐斑病  英文名称:Carambola cercospora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初现1~2mm大的黄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的红褐色病斑,病斑外围有黄色晕圈。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易变黄,提早脱落。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杨桃假尾孢属真菌(Pseudocercospora wellesiana (well) Liu et Guo =Cercospora averrhoi Welles), 病原形态特征:孢子梗成束自气孔伸出,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有1~8个分隔 地理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省杨桃产区普遍发生. 病害循环:病菌在病叶上越冬,潮湿多雨时萌芽,形成大量胞子,借气流、雨水传至新叶,发生初次侵染,病斑上新产生的大量病菌形成再侵染。 防治方法:冬春结合修剪清园,收集病残落叶烧毁。于新梢展叶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1 000~1 500倍液,40%氧氯化铜悬浮剂+80%代森锰锌((1:1)800倍液,30%百科乳油1 000~1 500倍液,50%施保功乳油1 200倍液或65%多克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每次梢期上述农药交替连喷1~2次或2~3次,喷匀喷足。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杨桃黑斑病

下一篇:杨桃白纹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