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烟草霜霉病 |
病害别名: | 烟草蓝霉病 |
病害英文名: |
Tobacco downy mildew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烟草霜霉 |
病原学名: | Peronospora hyoscyami de Bary f.sp.tabacina (Adam)Skalicky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属,烟草霜霉 |
病原介绍: | 菌丝无隔 , 多核管状。无性态产生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囊梗树枝状 , 无色 , 长 450~750(μm), 其上生有孢子囊。孢子囊卵圆形或柠檬状 , 无色透明 , 大小 17~28 × 13~17(μm) 。产生孢子囊适温 15~21 ℃ , 最高 30 ℃ , 最低 2 ℃。孢子囊萌发适温 15~20 ℃ , 要求相对湿度高 于 95%, 最适为 98.5% 。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叶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幼嫩叶片发病 , 病叶直立 ; 较大叶片发病初期形成黄色圆斑 , 后病斑中间下陷 , 背面产生灰色或蓝色霉层 , 严重时病斑融合成褐色坏死大斑 , 病叶皱缩扭曲。常表现系统感染 , 烟株矮化凋萎。在花、蒴果上也出现病斑。 |
发病规律: |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发病 烟苗产生孢子囊 , 借气流传播 , 进行再侵染。也可经农事操作、农具、烟叶、烟种等携带病菌传播。未腐熟带有病残体的粪肥也可传播。烟草霜霉病在 16~23 ℃ , 夜间相对湿度 95% 以上 , 持续 3 小时就能形成孢子囊。霜霉菌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多雨、夜间结露利于霜霉病发生和流行。烟株密度大 , 低洼、排水不良烟田发病重。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防治办法: |
(1) 加强植物检疫 , 对进口的烟草种子和烟叶商品要严格检疫。 (2) 烟草收获后要深翻土地 , 深埋病残体。严禁在病株上采种。床土要消毒或选未种过烟草的地块做苗床。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密植 , 避免田间积水 , 提高烟株的抗病力。 (3) 药剂防治用 70% 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58%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 69% 锰锌?烯酰 ( 安克锰锌 ) 可湿性粉剂 900倍液、 70% 丙森锌 ( 安黍生 ) 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 ,667 ㎡用对好的药液 50~70L, 喷药时注意叶片正面和背面均要喷到。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又称蓝霉病 , 是对外植检对象。主要为害叶片。幼嫩叶片发病 , 病叶直立 ; 较大叶片发病初期形成黄色圆斑 , 后病斑中间下陷 , 背面产生灰色或蓝色霉层 , 严重时病斑融合成褐色坏死大斑 , 病叶皱缩扭曲。常表现系统感染 , 烟株矮化凋萎。在花、蒴果上也出现病斑。
病原 Peronospora hyoscyami de Bary f.sp.tabacina (Adam)Skalicky 称烟草霜霉 , 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无隔 , 多核管状。无性态产生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囊梗树枝状 , 无色 , 长 450~750(μm), 其上生有孢子囊。孢子囊卵圆形或柠檬状 , 无色透明 , 大小 17~28 × 13~17(μm) 。产生孢子囊适温 15~21 ℃ , 最高 30 ℃ , 最低 2 ℃。孢子囊萌发适温 15~20 ℃ , 要求相对湿度高 于 95%, 最适为 98.5%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发病 烟苗产生孢子囊 , 借气流传播 , 进行再侵染。也可经农事操作、农具、烟叶、烟种等携带病菌传播。未腐熟带有病残体的粪肥也可传播。烟草霜霉病在 16~23 ℃ , 夜间相对湿度 95% 以上 , 持续 3 小时就能形成孢子囊。霜霉菌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多雨、夜间结露利于霜霉病发生和流行。烟株密度大 , 低洼、排水不良烟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加强植物检疫 , 对进口的烟草种子和烟叶商品要严格检疫。 (2) 烟草收获后要深翻土地 , 深埋病残体。严禁在病株上采种。床土要消毒或选未种过烟草的地块做苗床。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密植 , 避免田间积水 , 提高烟株的抗病力。 (3) 药剂防治用 70% 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58%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 69% 锰锌?烯酰 ( 安克锰锌 ) 可湿性粉剂 900倍液、 70% 丙森锌 ( 安黍生 ) 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 ,667 ㎡用对好的药液 50~70L, 喷药时注意叶片正面和背面均要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