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烟草根结线虫病

作者:烟草 来源:Tobacco root knot nematode dis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烟草根结线虫病
病害别名: 烟草根瘤线虫病
病害英文名: Tobacco root knot nematode disease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爪哇根结线虫
病原学名:Meloidogyne javanica Treub.
分类地位:线虫门侧尾腺口纲垫刃目异皮总科,根结线虫属,根结线虫属,爪哇根结线虫
病原介绍:雌虫洋梨形 , 平均长 1mm 、宽 0.5~0.75mm,内藏数百粒卵 , 在寄主体内营寄生生活 ; 雄虫细长 , 圆筒形 , 长 1~1.5mm 、宽 0.03~0.04mm,主要在土壤中活动和生活 ; 卵椭圆形或肾脏形 , 大小 0.08 × 0.03mm, 在母体或卵囊中发育 , 孵化后 , 离开寄主易落入土中 ; 幼虫不分雌雄 , 侵入寄主后才开始分化出雌雄。爪哇根结线虫有特殊的会阴花纹 , 其花纹于侧线处有明显切迹 , 把背和腹之间的线纹隔断 , 此线沿雌虫体从会阴处延至颈部 , 是与南方根结线虫区分的重要特征。
病原中文名:南方根结线虫
病原学名: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
分类地位:线虫门侧尾腺口纲垫刃目异皮总科,根结线虫属,南方根结线虫
病原介绍:成虫雌雄异形 , 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 , 尾端钝圆 , 无色透明 , 大小 1.0~1.5 × 0.03~0.04mm 雌成虫梨形 , 每头可产卵 300~800 粒 , 多埋藏于寄主组织内 , 大小 0.44~1.59 × 0.26~0.81mm, 乳白色。排泄孔近于吻针基球处 , 有卵巢 2 个 , 盘卷于虫体内 , 脏门和阴门位于虫体未端 , 会阴花纹背弓稍高 , 顶或圆或平 , 侧区花纹由波浪形到锯齿形 , 侧区不清楚 , 侧线上的纹常分叉。
病原中文名:花生根结线虫
病原学名:Meloidogyne arenaria (Neal) Chitwood
分类地位:线虫门侧尾腺口纲垫刃目异皮总科,根结线虫属,花生根结线虫
病原介绍:雌虫梨形,0.51~1.0 × 0.4~0.6 (mm), 虫体末端具一棕黄色胶质卵囊 , 一端露于病瘤外 , 每卵囊内有卵 300~5 00个; 会阴部弓形纹较低平, 稍呈圆形, 背面圆而扁 ; 侧线上无明显沟纹 , 仅具不规则断续横纹, 近尾尖处无刻点。 雄虫线形。
病原中文名:北方根结线虫
病原学名:Meloidogyne hapla Chitwood
分类地位:线虫门侧尾腺口纲垫刃目异皮总科,根结线虫属,北方根结线虫
病原介绍:雌虫梨形或袋形 , 排泄孔位于口针基球后 , 会阴花纹圆至卵圆形 , 背弓低平 , 侧线不明显 , 近尾尖处常有刻点 , 近侧线处无不规则横纹。雄虫蠕虫形 , 头区隆起 , 与体躯界限明显 , 侧区具 4 条侧线。头感器长裂缝状。幼虫体长 347~390(μm), 头端平或略呈圆形 , 头感器明显。排泄孔位于肠前端 , 直肠不膨大 , 尾部向后渐变细。
病原图: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烟草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病害症状: 苗期和成株期都可受害,但苗期症状不明显。大田烟株在根部形成大小不等根瘤,须根少,根瘤初为白色,渐增大,大者如花生米,呈圆或纺缍形,可多个串生,严重时整个根系肿胀成鸡爪状。根结形成后地上部变黄,生长缓慢,叶边或叶尖出现黄色枯斑,叶片窄小枯焦。田间病株顺垄分布。
发病规律: 以卵囊、幼虫及成虫在病根残体、土壤和未腐熟的粪肥内越冬,翌年卵孵化成2龄幼虫进行为害。线虫随农事操作及灌水传播,在适温27~32℃条件下,20天完成一代,低于8℃或高于32℃,雌虫不能成熟。高湿对线虫生育不利。强烈光照、干旱或酷寒可杀死幼虫及卵。连作田、砂壤土利于线虫繁殖为害。早移栽比晚移栽发病轻。不合理轮作、套作易发病。洪水后线虫为害重。此外,线虫侵染导致其它病害加重。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线虫
防治办法: (1)选栽抗线虫病品种如Nc95、Nc85、Nc79、Sc72、中烟14、BY104、革新1号、乌江1号、乌江2号、山阳1号等。(2)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足无病虫腐熟有机肥,培养壮苗。收获后,铲除病根,冬翻晒垄。(3)烟回收获后要灌水浸泡1个月或水旱轮作,效果更好。(4)药剂防治移栽时穴施10%噻唑膦(福气多)颗粒剂667㎡用药1~2kg,混细砂土10~2Okg,或1.8%爱福丁乳油,每㎡用药1ml处理土壤,也可用98%必速灭(棉隆)颗粒剂,667㎡用药5kg(砂土)或6kg(黏土),撒施或沟施,深2Ocm,施药后马上盖土。也可洒水封闭或覆盖塑料膜后闷15天再松土通气,然后定植。此外还可用80%二氯异丙醚乳油90~170ml/667㎡对水100倍,施后覆土熏蒸1~2周,然后栽烟苗或播种,土壤湿度大时效果更好。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又称根瘤线虫病。苗期和成株期都可受害,但苗期症状不明显。大田烟株在根部形成大小不等根瘤,须根少,根瘤初为白色,渐增大,大者如花生米,呈圆或纺缍形,可多个串生,严重时整个根系肿胀成鸡爪状。根结形成后地上部变黄,生长缓慢,叶边或叶尖出现黄色枯斑,叶片窄小枯焦。田间病株顺垄分布。 病原  主要有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称南方根结线虫和Meloidogyne javanica Treub.称爪哇根结线虫及 M.hapla Chitwood 称北方根结线虫、M.arenaria (Neal)Chitwood称花生根结线虫等,均属植物寄生线虫。在我国优势种为南方根结残虫。根结内的乳白透明小粒即雌成虫,洋梨形,大小400~1300×270~750(μm)。头部有一中空口针。卵排出体外,外包棕黄色卵囊,椭圆形。幼虫为线形,经二次蜕皮后侵入根系。雄虫寄生于根系中,发育为成虫后离开,雌虫经3次蜕皮为腊肠状,4次脱皮为洋梨形。线虫在吸收养分同时分泌毒素刺激根系细胞膨大,最后形成根结。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卵囊、幼虫及成虫在病根残体、土壤和未腐熟的粪肥内越冬,翌年卵孵化成2龄幼虫进行为害。线虫随农事操作及灌水传播,在适温27~32℃条件下,20天完成一代,低于8℃或高于32℃,雌虫不能成熟。高湿对线虫生育不利。强烈光照、干旱或酷寒可杀死幼虫及卵。连作田、砂壤土利于线虫繁殖为害。早移栽比晚移栽发病轻。不合理轮作、套作易发病。洪水后线虫为害重。此外,线虫侵染导致其它病害加重。 防治方法  (1)选栽抗线虫病品种如Nc95、Nc85、Nc79、Sc72、中烟14、BY104、革新1号、乌江1号、乌江2号、山阳1号等。(2)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足无病虫腐熟有机肥,培养壮苗。收获后,铲除病根,冬翻晒垄。(3)烟回收获后要灌水浸泡1个月或水旱轮作,效果更好。(4)药剂防治移栽时穴施10%噻唑膦(福气多)颗粒剂667㎡用药1~2kg,混细砂土10~2Okg,或1.8%爱福丁乳油,每㎡用药1ml处理土壤,也可用98%必速灭(棉隆)颗粒剂,667㎡用药5kg(砂土)或6kg(黏土),撒施或沟施,深2Ocm,施药后马上盖土。也可洒水封闭或覆盖塑料膜后闷15天再松土通气,然后定植。此外还可用80%二氯异丙醚乳油90~170ml/667㎡对水100倍,施后覆土熏蒸1~2周,然后栽烟苗或播种,土壤湿度大时效果更好。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烟草黑斑病

下一篇:烟草根黑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