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杏树小叶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Apricot little leaf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类细菌 |
病原学名: | BLO |
分类地位: | |
病原介绍: | 类细菌为多态形,大小为0.16~0.3×0.45~0.90μm。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寄主中文名: | 杏树 |
寄主英文名: | almond |
寄主学名: | |
|
侵染部位: |
新梢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染病树春季发芽时,可见病芽扭曲,叶小、细长呈柳叶状,丛生,后叶片逐渐凋萎,致整株枯死。从表面看不象生理病,也不象真菌引致的病害,呈中心发病型。 |
发病规律: |
正在研究中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细菌 |
防治办法: |
从染病杏树的树干注入l00mg/kg青霉素于维管组织中,症状明显缓解。隔半月后再防1次基本可控制病情扩展。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杏树小叶病是我国杏树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染病树春季发芽时,可见病芽扭曲,叶小、细长呈柳叶状,丛生,后叶片逐渐凋萎,致整株枯死。从表面看不象生理病,也不象真菌引致的病害,呈中心发病型。病原 Bacteria – like organism,BLO称类细菌。是对一类目前尚未培养成功的植物病原细菌的暂时称谓。旧称RLO称类立克次体。用电镜检查天然感病杏树叶片中脉超薄切片,发现韧皮细胞中存在的类立克次体呈棒状或卵圆形,直径约0.2~0.5(μm),长约1.0~2.5(μm)。被双膜,即被有波纹状细胞壁和光滑的细胞质膜环围着。纵切片中病原呈棒状,两端较钝,外壁呈波纹状,菌体多沿细胞内壁成群的发生。类立克次体(Rickettsia – Like Organisms,RLO),也称类立克次体菌(Rickettsia – like Bacteria,RLB),又称类细菌(Bacteria – like Organisms,BLO),通称难养菌(Fastidious Bacteria)是指在形态或超微结构方面类似真立克次体的一类新的原核植物病原物。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正在研究中。防治方法 从染病杏树的树干注入l00mg/kg青霉素于维管组织中,症状明显缓解。隔半月后再防1次基本可控制病情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