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杏树细菌性穿孔病

作者:杏树 来源:Apricot tree bacterial shot ho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杏树细菌性穿孔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Apricot tree bacterial shot hole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野油菜黄单胞菌桃李穿孔变种
病原学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runi (Smith) Dye 、Xanthomonas pruni (Smith) Dowson.
分类地位:原核生物界薄壁菌门,黄单胞菌属,野油菜黄单胞菌桃李穿孔变种
病原介绍:菌体短杆状,大小0.3~0.8×0.8~1.1(μm),两端圆,极生单鞭毛,无芽孢,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病菌发育适温24~28℃,最高38℃,最低7℃,致死温度51℃。病菌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10~13天,在枝条溃疡组织内,可存活1年以上。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杏树
寄主英文名:almond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叶、果实、枝梢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叶片染病,初在叶背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渐扩大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紫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病部周围具黄绿色晕圈;后期病斑干枯,边缘产生裂纹或脱落穿孔,当穿孔多时,病叶提早脱落。果实染病,初在果面上产生褐色小圆斑,稍凹陷,后扩大,呈暗紫色,天气潮湿时产生黄白色秸质分泌物;干燥时病斑上或其周围产生小裂纹,裂纹处易被其他病菌感染,引起果腐。枝条染病,形成春季溃疡斑和夏季溃疡斑两种类型。基本上与"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相似。
发病规律: 病菌在被害枝条组织中越冬,翌春病组织内细菌开始活动,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叶片的气孔、枝条的芽痕和果实的皮孔侵入,潜育期7~14天。春季溃疡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夏季气温高,湿度小,溃疡斑易干燥,外围的健全组织很容易愈合,所以,溃疡斑中的病菌在干燥条件下经10~13天即死亡。气温19~28℃,相对湿度70~90%利于发病。该病一般于5月间出现,7~8月发病严重。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树势、管理水平及品种有关。温度适宜,雨水频繁或多雾、重雾季节利于病菌繁殖和侵染,发病重。大暴雨时细菌易被冲到地面,不利其繁殖和侵染。一般年份在春秋雨季病情扩展较快,夏季干旱月份扩展缓慢。该病的潜育期与温度有关:温度25~26℃潜育期4~5天,20℃9天,19℃16天。树势强发病轻且晚,树势弱发病早且重。树势强病害潜育期长达40天。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发病重。早熟品种发病轻,晚熟品种发病重。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细菌
防治办法: (1)加强桃园管理,增强树势。桃园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2)清除越冬菌源。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3)喷药保护。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发芽后喷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机油乳剂:代森锰锌:水=10:1:500,除对细菌性穿孔病有效外,还可防治蚜虫、介壳虫、叶螨等。此外还可选用硫酸钵石灰液(硫酸锌0.5kg、消石灰2kg、水120kg),半个月一次,喷2~3次。(4)棚室栽植桃树在扣棚前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剪除树上病枝,扫除病落叶,集中烧毁,树上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扣棚后要注意控制湿度,使其通风良好。桃树发芽后喷洒72%或68%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95%机油乳剂10份:50%代森锰锌可湿粉1份:水500份,隔15天1次,喷2-3次,可兼防蚜虫、叶螨。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果实和枝梢。叶片染病,初在叶背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渐扩大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紫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病部周围具黄绿色晕圈;后期病斑干枯,边缘产生裂纹或脱落穿孔,当穿孔多时,病叶提早脱落。果实染病,初在果面上产生褐色小圆斑,稍凹陷,后扩大,呈暗紫色,天气潮湿时产生黄白色秸质分泌物;干燥时病斑上或其周围产生小裂纹,裂纹处易被其他病菌感染,引起果腐。枝条染病,形成春季溃疡斑和夏季溃疡斑两种类型。基本上与"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相似。病原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runi (Smith) Dye异名:Xanthomonas pruni (Smith.) Dye称桃叶穿孔病黄单胞杆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大小0.3~0.8×0.8~1.1(μm),极生单鞭毛,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病菌发育适温24~28℃,最高38℃,最低7℃,致死温度51℃。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被害枝条组织中越冬,翌春病组织内细菌开始活动,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叶片的气孔、枝条的芽痕和果实的皮孔侵入,潜育期7~14天。春季溃疡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夏季气温高,湿度小,溃疡斑易干燥,外围的健全组织很容易愈合,所以,溃疡斑中的病菌在干燥条件下经10~13天即死亡。气温19~28℃,相对湿度70~90%利于发病。该病一般于5月间出现,7~8月发病严重。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树势、管理水平及品种有关。温度适宜,雨水频繁或多雾、重雾季节利于病菌繁殖和侵染,发病重。大暴雨时细菌易被冲到地面,不利其繁殖和侵染。一般年份在春秋雨季病情扩展较快,夏季干旱月份扩展缓慢。该病的潜育期与温度有关:温度25~26℃潜育期4~5天,20℃9天,19℃16天。树势强发病轻且晚,树势弱发病早且重。树势强病害潜育期长达40天。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发病重。早熟品种发病轻,晚熟品种发病重。防治方法  (1)加强桃园管理,增强树势。桃园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2)清除越冬菌源。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3)喷药保护。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30%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发芽后喷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机油乳剂:代森锰锌:水=10:1:500,除对细菌性穿孔病有效外,还可防治蚜虫、介壳虫、叶螨等。此外还可选用硫酸钵石灰液(硫酸锌0.5kg、消石灰2kg、水120kg),半个月一次,喷2~3次。(4)棚室栽植桃树在扣棚前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剪除树上病枝,扫除病落叶,集中烧毁,树上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扣棚后要注意控制湿度,使其通风良好。桃树发芽后喷洒72%或68%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95%机油乳剂10份:50%代森锰锌可湿粉1份:水500份,隔15天1次,喷2-3次,可兼防蚜虫、叶螨。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小麦锈病

下一篇:杏树流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