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水稻低温冷害

作者:水稻 来源:Rice cold injury 发表时间:2007-07-1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水稻低温冷害
病害别名: 水稻节节黄 、 水稻节节白
病害英文名: Rice cold injury
病原信息:没有这个病原信息!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水稻
寄主英文名:rice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整株
症状图:
病害症状: 秧苗期受低温为害后 , 全株叶色转黄 , 植株下部产生黄叶 , 有的叶片呈现褐色 , 部分叶片现白色或黄色至黄白色横条斑 , 俗称 " 节节黄 " 或 " 节节白 " 。在 2~3 叶苗期遇有日均气温持续低于 12 ℃ , 易产生烂秧。孕穗期冷害降低颖花数 , 幼穗发育受抑制。开花期冷害常导致不育 , 即出现受精障碍。低温常使开花期延迟 , 成熟期推迟 , 造成成熟不良。成熟期冷害谷粒伸长变慢 , 遭受霜冻时 , 成熟进程停止 , 千粒重下降 , 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
发病规律: 水稻产生障碍型冷害 , 穗子是低温的敏感部位 , 其中花药是直接感受低温影响结实 的器官 , 在一个穗上对低温反应也不同。障碍型冷害的敏感时期是小孢子形成初期 , 从水稻生育进程来看 , 减数分裂期与小孢子形成初期相距只有 1 天左右。生产上引起孕穗期不受精的 短期低温处理的临界温度有下述 3 种情况 : 发生不受精的起始温度在 18~20 ℃ ; 发生障碍型冷害的危险温度是 15~17 ℃ ; 完全不受精的临界温度是 10~12 ℃。在田间昼温高 , 夜温低 , 昼夜变温与稳定低温引起的不实率有差异 , 当白天温度高足以补偿夜间低温时 , 就不会影响结实。 在水稻生育过程中 , 遇到适温以下的低温条件 ,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受到抑制 , 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异常。试验证明 : 低温影响净同化率 , 根际温度低于 16 ℃ , 净同化率减少。过去对冷害机 制的认识停留在代谢失调、毒素积累、酶的活性受抑制等生理变化的观点上。现在新的冷害机理认为 , 低温引起生物膜相变以后 , 生物膜损坏 , 引致代谢紊乱 , 造成伤害。有专家认为 , 低温使喜温作物生物膜发生相变 , 这是水稻对零上低温的初始反应 , 也是冷害的始因。由于膜的类脂类物质凝固 , 膜质由液晶态变为凝胶态。膜质中脂肪酸的碳氢链由无序排列变为有序排列 , 使生物膜厚度及外型改变 , 由于膜的收缩 , 膜面产生孔道 , 出现龟裂。生物膜透性增加使细胞内溶质外渗 , 呼吸减弱 , 细胞里的无氧呼吸积累乙醛、乙醇等有毒物质 , 致细胞受到伤害 , 作物生长受抑。低温持续时间短或强度不大 , 这种过程还是可逆的。温度回升转为正常后 , 膜相又转为液晶态 , 作物代谢恢复正常。如低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 细胞膜降解为不可逆状态 , 引致细胞和组织死亡。造成植株萎蔫或枯死。我国东北稻作区、华北稻作区、西北稻作区、华中稻作区、华南稻作区、西南稻作区所处地理位置南北横跨 31 个纬度 , 高低相差 2700 m, 生长季节长短悬殊 , 光、温、水等生态条件各异 , 形成了各自的稻作制度、品种类型和种植方式 , 各地冷害发生频率、类型、受害程度不同。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其它
防治办法: (1) 工程措施。兴修水利 , 搞好稻田基本建设。 (2) 生物措施。①选用适合当 地的抗冷的新品种。如滇粳 39 号、 40 号 , 花粳 45, 辽粳244, 藤系 144, 垦稻 10, 龙生 1513, 皖稻 63 号 , 鄂籼杂 2 号 , 培杂桂早 1 号 , 野籼占 8 号 , 合系列 , 宁粳15 号、 16 号 ,87-9 等。②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素质。③适期早播、早插。④计划栽培确保安全齐穗。⑤掌握生育指标 , 决定安全齐穗期。⑥合理施肥。以水增温。 (3) 大力推广水稻地膜覆盖 , 通过解决低温这个制约低产田水稻生产上的老大难 , 使稻田土壤的温、光、水、气重新优化组合 , 创造水稻良好的生育环境。 较好地解决低温冷害问题 , 必将对低温地区低产稻生产带来一次飞跃 , 甚至使低洼冷浸田由一年一熟向一年两熟发展 , 高山田将由低产短组合品种向高产长组合品种发展 , 甚至还可使贫困山区改变面貌 , 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秧苗期受低温为害后 , 全株叶色转黄 , 植株下部产生黄叶 , 有的叶片呈现褐色 , 部分叶片现白色或黄色至黄白色横条斑 , 俗称 " 节节黄 " 或 " 节节白 " 。在 2~3 叶苗期遇有日均气温持续低于 12 ℃ , 易产生烂秧。孕穗期冷害降低颖花数 , 幼穗发育受抑制。开花期冷害常导致不育 , 即出现受精障碍。低温常使开花期延迟 , 成熟期推迟 , 造成成熟不良。成熟期冷害谷粒伸长变慢 , 遭受霜冻时 , 成熟进程停止 , 千粒重下降 , 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 病因  水稻产生障碍型冷害 , 穗子是低温的敏感部位 , 其中花药是直接感受低温影响结实 的器官 , 在一个穗上对低温反应也不同。障碍型冷害的敏感时期是小孢子形成初期 , 从水稻生育进程来看 , 减数分裂期与小孢子形成初期相距只有 1 天左右。生产上引起孕穗期不受精的 短期低温处理的临界温度有下述 3 种情况 : 发生不受精的起始温度在 18~20 ℃ ; 发生障碍型冷害的危险温度是 15~17 ℃ ; 完全不受精的临界温度是 10~12 ℃。在田间昼温高 , 夜温低 , 昼夜变温与稳定低温引起的不实率有差异 , 当白天温度高足以补偿夜间低温时 , 就不会影响结实。 在水稻生育过程中 , 遇到适温以下的低温条件 ,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受到抑制 , 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异常。试验证明 : 低温影响净同化率 , 根际温度低于 16 ℃ , 净同化率减少。过去对冷害机 制的认识停留在代谢失调、毒素积累、酶的活性受抑制等生理变化的观点上。现在新的冷害机理认为 , 低温引起生物膜相变以后 , 生物膜损坏 , 引致代谢紊乱 , 造成伤害。有专家认为 , 低温使喜温作物生物膜发生相变 , 这是水稻对零上低温的初始反应 , 也是冷害的始因。由于膜的类脂类物质凝固 , 膜质由液晶态变为凝胶态。膜质中脂肪酸的碳氢链由无序排列变为有序排列 , 使生物膜厚度及外型改变 , 由于膜的收缩 , 膜面产生孔道 , 出现龟裂。生物膜透性增加使细胞内溶质外渗 , 呼吸减弱 , 细胞里的无氧呼吸积累乙醛、乙醇等有毒物质 , 致细胞受到伤害 , 作物生长受抑。低温持续时间短或强度不大 , 这种过程还是可逆的。温度回升转为正常后 , 膜相又转为液晶态 , 作物代谢恢复正常。如低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 细胞膜降解为不可逆状态 , 引致细胞和组织死亡。造成植株萎蔫或枯死。我国东北稻作区、华北稻作区、西北稻作区、华中稻作区、华南稻作区、西南稻作区所处地理位置南北横跨 31 个纬度 , 高低相差 2700 m, 生长季节长短悬殊 , 光、温、水等生态条件各异 , 形成了各自的稻作制度、品种类型和种植方式 , 各地冷害发生频率、类型、受害程度不同。 防治方法  (1) 工程措施。兴修水利 , 搞好稻田基本建设。 (2) 生物措施。①选用适合当 地的抗冷的新品种。如滇粳 39 号、 40 号 , 花粳 45, 辽粳244, 藤系 144, 垦稻 10, 龙生 1513, 皖稻 63 号 , 鄂籼杂 2 号 , 培杂桂早 1 号 , 野籼占 8 号 , 合系列 , 宁粳15 号、 16 号 ,87-9 等。②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素质。③适期早播、早插。④计划栽培确保安全齐穗。⑤掌握生育指标 , 决定安全齐穗期。⑥合理施肥。以水增温。 (3) 大力推广水稻地膜覆盖 , 通过解决低温这个制约低产田水稻生产上的老大难 , 使稻田土壤的温、光、水、气重新优化组合 , 创造水稻良好的生育环境。 较好地解决低温冷害问题 , 必将对低温地区低产稻生产带来一次飞跃 , 甚至使低洼冷浸田由一年一熟向一年两熟发展 , 高山田将由低产短组合品种向高产长组合品种发展 , 甚至还可使贫困山区改变面貌 , 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水稻东格鲁病毒病

下一篇:水稻稻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