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山葵病毒病

作者:山葵 来源:Wasabi virus disease 发表时间:2007-07-1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山葵病毒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Wasabi virus disease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芜菁花叶病毒
病原学名:TuMV
分类地位: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芜菁花叶病毒
病原介绍:失毒温度为55~60℃,稀释终点为2000~5000倍,体外保毒期为24~96小时。粒体线条状。病毒侵染幼苗,潜育期9~14天。潜育期长短视气温和光 照而定。一般在25℃左右,光照时间长,潜育期短;气温低于15℃以下,潜育期延长,有时甚至呈隐症现象。
病原中文名:烟草花叶病毒
病原学名: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分类地位:烟草花叶病毒属,烟草花叶病毒
病原介绍:病毒粒体杆状,约280×15nm,失毒温度90-93℃10分钟,稀释限点10-6,体外保毒期72~96小时,在无菌条件下致病力达数年,在干燥病组织内存活30年以上。该病毒在田间存有不同株系,因其致病力的差异及与其他病毒的复合侵染,形成症状的多样性。
病原中文名:黄瓜花叶病毒
病原学名: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分类地位:,黄瓜花叶病毒
病原介绍:黄瓜花叶病毒粒体球状, 直径 30nm。 致死温度 60~76 ℃ , 稀释限点10-4, 体外保毒期 3~7 天,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心叶烟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
病原图: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山葵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整株
症状图:
病害症状: 病株矮小 , 生长缓慢 , 茎叶萎缩 , 尤其是新生叶表现出浓淡相间花叶 , 严重的叶片畸形或产生疱斑花叶。
发病规律: 3 种病毒可在害藏的山葵、白菜、萝卜、甘蓝等十字花科采种株上越冬 , 也可在田间其他寄主植物的宿根上越冬。该病毒源广泛存在 , 既可靠山葵营养繁殖 , 由亲代传给子代 , 也可在田间通过农事操作时的接触传播。此外黄瓜花叶病毒和芜菁花叶病毒可通过桃蚜、棉蚜、菜缝管蚜等传毒。山葵的分囊苗带毒率高 , 实生苗带毒率很低 , 弱株易发病。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病毒
防治办法: (1) 提倡建立无病留种田 , 栽植实生苗。 (2) 提早防治蚜虫 , 防止传毒效果明显。(3) 加强田间管理 , 提高植株抗病力。 (4) 发病初期喷洒 10% 混合脂肪酸铜水乳剂 (83 增抗剂 )100 倍液或 24% 混脂酸?铜 ( 毒消 ) 水乳剂 600 倍液、 1.5% 三十烷醇?硫酸铜?十二烷基硫酸钠 ( 植病灵 ) 乳剂 700~800 倍液。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全株发病。病株矮小 , 生长缓慢 , 茎叶萎缩 , 尤其是新生叶表现出浓淡相间花叶 , 严重的叶片畸形或产生疱斑花叶。 病原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 , 称烟草花叶病毒 ; Turnip mosaic viurs(TuMV ), 称芜菁花叶病毒,粒体线状 , 大小 700~800 × 12~18nm, 失毒温度 55~60 ℃经 10 分钟 , 稀释限点 1000 倍 , 体外保毒期 48~72 小时 , 通过蚜虫或汁液接触传毒 ,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主要靠蚜虫传毒。除十字花科外 , 还可侵染菠菜、茼蒿、芥菜等。目前已知其分化有若干个株系。黄瓜花叶病毒见黄瓜病毒病。苜蓿花叶病毒是一个多质粒的体系 , 含有 5 种大小不一的质粒 , 致死温度 55~60℃ , 稀释限点 1000~2000 倍 , 体外存活期 3~4 天 , 汁液摩擦及蚜虫传毒 , 传毒蚜虫主要有桃蚜、大戟长管蚜和豌豆蚜。 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称黄瓜花叶病毒。不同地区哪种毒源为主需检测。芜菁花叶病毒 , 粒体线状 , 大小 700~800 × 12~18nm, 失毒温度 55~60 ℃经 10 分钟 , 稀释限点 1000 倍 , 体外保毒期 48~72 小时 , 通过蚜虫或汁液接触传毒 ,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主要靠蚜虫传毒。除十字花科外 , 还可侵染菠菜、茼蒿、芥菜等。目前已知其分化有若干个株系。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3 种病毒可在害藏的山葵、白菜、萝卜、甘蓝等十字花科采种株上越冬 , 也可在田间其他寄主植物的宿根上越冬。该病毒源广泛存在 , 既可靠山葵营养繁殖 , 由亲代传给子代 , 也可在田间通过农事操作时的接触传播。此外黄瓜花叶病毒和芜菁花叶病毒可通过桃蚜、棉蚜、菜缝管蚜等传毒。山葵的分囊苗带毒率高 , 实生苗带毒率很低 , 弱株易发病。 无公害防治法 (1) 提倡建立无病留种田 , 栽植实生苗。 (2) 提早防治蚜虫 , 防止传毒效果明显。(3) 加强田间管理 , 提高植株抗病力。 (4) 发病初期喷洒 10% 混合脂肪酸铜水乳剂 (83 增抗剂 )100 倍液或 24% 混脂酸?铜 ( 毒消 ) 水乳剂 600 倍液、 1.5% 三十烷醇?硫酸铜?十二烷基硫酸钠 ( 植病灵 ) 乳剂 700~800 倍液。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山葵黑胫病

下一篇:山葵白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