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山茶花灰斑病

作者:山茶花 来源:Camellia gray spot 发表时间:2007-07-1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山茶花灰斑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Camellia gray sp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茶褐斑拟盘多毛孢
病原学名:Pestalotiopsis guepini Desm.、Pestalotia guepini Desm、P.algeriensis (Sacc. & Berl.)
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黑盘孢目,拟盘多毛孢属,茶褐斑拟盘多毛孢
病原介绍:分生孢子盘垫状或盘形,黑褐色,大小77.5~250μm。分生孢子梗丝状,大小7.5~20×2~2.5(μm)。分生孢子纺锤形,具隔膜4个。幼嫩时无色,成熟后中部3个细胞茶褐色,基胞常较顶胞大。分生孢子大小17.5~30×5~7.3(μm),有色细胞区长10.5~15μm,顶端孢子无色,有纤毛,长7.5~32.5μm,1根纤毛的居多,个别有2或3根,3根纤毛者先端再行1次分叉。此外基胞也有1柄,针状,长5~7.5μm。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山茶花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山茶花叶片染病常产生有限病斑和无限病斑两种类型。无限病斑型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初生黑褐色小点,后病斑向健部呈扇状扩展,暗红褐色,边缘不明显或无,其外缘呈墨绿色浸蚀状,原侵入点逐渐坏死,污焦褐色,其上也可形成黑色小粒点,略凸起。病斑较大,常占叶面的1/4~1/2以上,黑点比有限病斑型小。有限病斑型初在叶上生黑褐色小点,扩展后略凹陷,灰褐色至灰白色,叶背面茶褐色,多为不规则形斑,病健分界明显。病斑外缘围以深褐色线,大小0.1~2×0.1~1(cm),当直径大于0.lcm时,即产生1~2个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略突起,后随病斑扩大逐渐增多,分散,较均匀,有时也可排列成环状。成熟时顶端先破裂,分泌出污白色胶质物,常融合成片。
发病规律: 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盘在病部和病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衰弱组织侵入。病菌生长、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孢子形成需要光照。25℃,潜育期3~8天。山茶花抽嫩时,遇2天以上降雨,病情发生严重。花蕾发病多在孕蕾时已被侵染。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发病重。近年茶花从南方一批批调至北方,常在棚室内或花卉市场扩展蔓延。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搞好产地防治,避免随茶花调运传到各地。(2)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集中烧毁,以减少传染源。(3)发病初期喷洒96%的硫酸铜1000倍液或1:1:200倍式波尔多液、27%铜高尚悬浮剂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40%克百菌悬浮剂400倍液、50%施保功或使百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叶片上有少量病斑时,可把医用达克宁软膏涂在病部,效果明显。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山茶花叶片染病常产生有限病斑和无限病斑两种类型。无限病斑型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初生黑褐色小点,后病斑向健部呈扇状扩展,暗红褐色,边缘不明显或无,其外缘呈墨绿色浸蚀状,原侵入点逐渐坏死,污焦褐色,其上也可形成黑色小粒点,略凸起。病斑较大,常占叶面的1/4~1/2以上,黑点比有限病斑型小。有限病斑型初在叶上生黑褐色小点,扩展后略凹陷,灰褐色至灰白色,叶背面茶褐色,多为不规则形斑,病健分界明显。病斑外缘围以深褐色线,大小0.1~2×0.1~1(cm),当直径大于0.lcm时,即产生1~2个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略突起,后随病斑扩大逐渐增多,分散,较均匀,有时也可排列成环状。成熟时顶端先破裂,分泌出污白色胶质物,常融合成片。 病原 Pestalotiopsis guepini Desm.称茶褐斑拟盘多毛孢,异名为Pestalotia guepini Desm.、P.algeriensis (Sacc. & Berl.)。分生孢子盘垫状或盘形,黑褐色,大小77.5~250μm。分生孢子梗丝状,大小7.5~20×2~2.5(μm)。分生孢子纺锤形,具隔膜4个。幼嫩时无色,成熟后中部3个细胞茶褐色,基胞常较顶胞大。分生孢子大小17.5~30×5~7.3(μm),有色细胞区长10.5~15μm,顶端孢子无色,有纤毛,长7.5~32.5μm,1根纤毛的居多,个别有2或3根,3根纤毛者先端再行1次分叉。此外基胞也有1柄,针状,长5~7.5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盘在病部和病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衰弱组织侵入。病菌生长、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孢子形成需要光照。25℃,潜育期3~8天。山茶花抽嫩时,遇2天以上降雨,病情发生严重。花蕾发病多在孕蕾时已被侵染。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发病重。近年茶花从南方一批批调至北方,常在棚室内或花卉市场扩展蔓延。 防治方法 (1)搞好产地防治,避免随茶花调运传到各地。(2)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集中烧毁,以减少传染源。(3)发病初期喷洒96%的硫酸铜1000倍液或1:1:200倍式波尔多液、27%铜高尚悬浮剂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40%克百菌悬浮剂400倍液、50%施保功或使百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叶片上有少量病斑时,可把医用达克宁软膏涂在病部,效果明显。
(责任编辑:Wan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