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三七(田七)镰刀菌根腐病 |
病害别名: | 三七(田七)烂根病 、 三七(田七)鸡屎烂 、 三七(田七)臭七 |
病害英文名: |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茄镰孢根病专化型 |
病原学名: | Fusarium solani (Mart.)Sacc.f.sp.radicicola (Wr.)Snyd.& Hans.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瘤座菌目,镰刀属,茄镰孢根病专化型 |
病原介绍: | 在PSA上,气生菌丝较发达,菌丛具条纹,密厚;灰白色,后期培养皿反面变为蓝绿色。小孢子产生早而多;单生于小型瓶梗上,形状多样,以弯卵圆形居多。大孢子产生于多分枝的分生孢子梗上,产孢细胞瓶梗状;大孢子呈不等边纺锤形,微弯,较宽短;2~4个分隔,以3个分隔的占绝大多数,基部足细胞不明显;一般基部第2细胞最宽;顶端细胞稍呈喙状。3个分隔的大孢子26~40×5~6(μm)。该菌除侵染三七的根外,还可侵染马铃薯的块茎子或茎基、郁金香的鳞茎、魔芋的块茎等。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寄主中文名: | 三七(田七) |
寄主英文名: | |
寄主学名: | |
|
侵染部位: |
根、叶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该病在一年生至三、四年生的三七上都能发生,但主要为害一、二年生三七。发病时,地上部叶色变黄,生长势差。初期中午温度高时,叶稍下垂,早晚尚可恢复。挖出病株,根部染病变成黄褐色或腐烂。主、侧、须根都能发病,以主根居多。并且以根茎部羊肠处开始腐烂的最为常见。若仅一侧根腐,地上部分有时出现相应一边的叶子变黄色。后期病根全部成为黑褐色或灰白色,稀泥浆状,故称"鸡屎烂",可能与细菌继而侵入有关。每年5~8月高温高湿季节发病重。 |
发病规律: |
以种子、种苗、病土及病残体带菌越冬,田间遇有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地下害虫多,易诱发此病。尤其是二年生三七移栽后,浇水不匀或不及时,根部干瘪发软,土壤水分饱和,根毛易窒息死亡,病菌侵入易发病。3月出苗期就有发生,4、5月气温升高、干燥,病害停滞,6~9月高温多雨,进入发病高峰期。该病发生还与运输苗木过程中失水过多或受热有关。田间土质过黏,植株生长不良,造成根组织抗病力不强易发病,生产上偏施氮肥发病重。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防治办法: |
(1)选用无病健康的种子和种苗。(2)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地块种植三七。(3)实行5年以上轮作,一般三七连作不宜超过3年。(4)抓好三七园的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或病根,病穴用石灰或药剂消毒。冬春防止忽干忽湿,旱季要及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5)发病初期用1:2:250~300倍式波尔多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浇灌根部,有一定效果。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三七学名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异名Panax pseudo-ginseng Wall.var.notoginseng(Burkill)Hoo & Tseng。别名田七。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以根状茎和花及叶入药,具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止血降压之功能。为我国广西、云南特产,近年长江以南、广东也有很多县生产。
症状 又称烂根病、鸡屎烂、臭七等。该病在一年生至三、四年生的三七上都能发生,但主要为害一、二年生三七。发病时,地上部叶色变黄,生长势差。初期中午温度高时,叶稍下垂,早晚尚可恢复。挖出病株,根部染病变成黄褐色或腐烂。主、侧、须根都能发病,以主根居多。并且以根茎部羊肠处开始腐烂的最为常见。若仅一侧根腐,地上部分有时出现相应一边的叶子变黄色。后期病根全部成为黑褐色或灰白色,稀泥浆状,故称"鸡屎烂",可能与细菌继而侵入有关。每年5~8月高温高湿季节发病重。
病原 Fusarium solani (Mart.)Sacc.f.sp.radicicola (Wr.)Snyd.& Hans.称茄镰孢根病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PSA上,气生菌丝较发达,菌丛具条纹,密厚;灰白色,后期培养皿反面变为蓝绿色。小孢子产生早而多;单生于小型瓶梗上,形状多样,以弯卵圆形居多。大孢子产生于多分枝的分生孢子梗上,产孢细胞瓶梗状;大孢子呈不等边纺锤形,微弯,较宽短;2~4个分隔,以3个分隔的占绝大多数,基部足细胞不明显;一般基部第2细胞最宽;顶端细胞稍呈喙状。3个分隔的大孢子26~40×5~6(μm)。该菌除侵染三七的根外,还可侵染马铃薯的块茎子或茎基、郁金香的鳞茎、魔芋的块茎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种子、种苗、病土及病残体带菌越冬,田间遇有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地下害虫多,易诱发此病。尤其是二年生三七移栽后,浇水不匀或不及时,根部干瘪发软,土壤水分饱和,根毛易窒息死亡,病菌侵入易发病。3月出苗期就有发生,4、5月气温升高、干燥,病害停滞,6~9月高温多雨,进入发病高峰期。该病发生还与运输苗木过程中失水过多或受热有关。田间土质过黏,植株生长不良,造成根组织抗病力不强易发病,生产上偏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健康的种子和种苗。(2)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地块种植三七。(3)实行5年以上轮作,一般三七连作不宜超过3年。(4)抓好三七园的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或病根,病穴用石灰或药剂消毒。冬春防止忽干忽湿,旱季要及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5)发病初期用1:2:250~300倍式波尔多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浇灌根部,有一定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