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人心果叶斑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Sapodilla algal spot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人心果叶点霉 |
病原学名: | Phyllosticta sapotae Sacc.、Phyllostictina sapotae (Sacc.) Petrak & Syd.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球壳孢目,叶点霉属,人心果叶点霉 |
病原介绍: | 分生孢子器松散集生在叶片两面,球形至扁球形,有孔口,黑色,半埋生至表生,大小70~146×62~130(μm),器壁厚约5~10(μm)。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具胶鞘,一端圆滑具胶纤丝,另一端平截,无隔,偶尔生1隔膜,7~13×4.5~6.5(μm),产孢细胞近圆筒形,6~14.6×2~4(μm)。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寄主中文名: | 人心果 |
寄主英文名: | sapodilla |
寄主学名: | |
|
侵染部位: |
叶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主要为害叶片,老叶上发生较多,病斑初期为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叶片边缘发生时病斑多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健交界明显,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易破裂。后期分生孢子器成熟时,病斑上产生较多黑色小粒点。该病病斑常达数厘米,边缘暗紫色。 |
发病规律: |
广东、海南7向12月发生,常见。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人心果上,该病7~12月均可发生,气温20~27℃,雨水多或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或低温持续时间长,树势弱发病重。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防治办法: |
(1)加强管理。合理施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2)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复方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25%苯菌灵?环锌己乳油800倍液、50%百?硫悬浮剂600倍液。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老叶上发生较多,病斑初期为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叶片边缘发生时病斑多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健交界明显,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易破裂。后期分生孢子器成熟时,病斑上产生较多黑色小粒点。该病病斑常达数厘米,边缘暗紫色。
病原 Phyllosticta sapotae Sacc. 称人心果叶点霉,异名Phyllostictina sapotae (Sacc.) Petrak & Syd. 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松散集生在叶片两面,球形至扁球形,有孔口,黑色,半埋生至表生,大小70~146×62~130(μm),器壁厚约5~10(μm)。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具胶鞘,一端圆滑具胶纤丝,另一端平截,无隔,偶尔生1隔膜,7~13×4.5~6.5(μm),产孢细胞近圆筒形,6~14.6×2~4(μm)。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广东、海南7向12月发生,常见。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人心果上,该病7~12月均可发生,气温20~27℃,雨水多或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或低温持续时间长,树势弱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合理施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2)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复方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25%苯菌灵?环锌己乳油800倍液、50%百?硫悬浮剂6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