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球茎茴香枯萎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Fennel Fusarium wilt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尖孢镰孢 |
病原学名: | 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瘤座菌目,镰刀属,尖孢镰孢 |
病原介绍: | 在PDA培养基上初生白色圆形绒毛状菌落 , 大型分生孢子无色 , 具分隔1~5个,3 隔者居多, 脚胞明显 , 两端尖 , 大小27~50 × 3.1~5( μm), 多着生在多分枝孢子梗上; 小型分生孢子呈头状聚集在瓶状小梗顶端 , 椭圆形 , 多单胞 , 偶具分隔 1~2个 , 大小 5~12 × 2~3.5(μm)。 此外, 厚垣孢子产生在菌丝的细胞间或顶端, 浅黄褐色, 球形或近球形。 |
|
病原图: |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整株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病害症状: |
茴香枯萎病引致叶片发黄、植株瘦弱矮小,有时在花期出现烂根现象,叶色淡黄,中午呈萎蔫状,顶部叶片萎垂,后期叶片变黄干枯,根部发黑,侧根少。采种株易发病。 |
发病规律: |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等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种子上越夏或越冬,未腐熟的粪肥也可带菌,病菌可随雨水及灌溉水传播,从根部伤口或根尖直接侵入,侵入后经薄壁细胞到达维管束,在维管束中,病菌产生镰刀菌素等有毒物质,堵塞导管,致叶片萎蔫枯死。高温多湿利于发病;土温25~30℃,土壤潮湿、肥料未充分腐熟、地下害虫、线虫多易发病,土温低于25℃、高于39℃很少发病。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防治办法: |
(1)应与葱蒜类、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避免连作。(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寄主抗病力。(3)采用高畦或起垅栽培,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4)药剂防治 及时拔除病株 , 病穴及邻近植株灌淋 40% 福?甲硫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或 3% 恶霉?甲霜 ( 广枯灵 ) 水剂 600倍液、 40% 多? 硫 ( 灭病威 ) 悬浮剂 500倍液、 50% 杀菌王水溶性粉剂 1000倍液、 36%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400倍液、 20% 甲基立枯磷乳油 900 ~1000倍液、 10% 混合氨基酸铜 ( 万枯灵 ) 水剂 300倍液 , 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5L , 也可用 10% 治萎灵水剂 300 ~400倍液 , 每株灌对好的药液 200 mL, 隔 10 天左右 1 次 , 连防 2~3 次。。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茴香枯萎病引致叶片发黄、植株瘦弱矮小,有时在花期出现烂根现象,叶色淡黄,中午呈萎蔫状,顶部叶片萎垂,后期叶片变黄干枯,根部发黑,侧根少。采种株易发病。
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 称尖镰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子座灰褐色;大型分生孢子在子座或黏分生孢子团里生成,镰刀形,弯曲,基部有足细胞,多3隔膜。大小19~45×2.5~5(μm) , 5个隔膜的30~60×3.5~5(μm);小型分生孢子1~2个细胞,卵形或肾脏形,大小5~26×2~4.5(μm),多散生在菌丝间,一般不与大型分生孢子混生;厚垣孢子球形,平滑或具槽,大多单细胞,顶生或间生,大小5~15(μm)。该菌还可侵染番茄、马铃薯、甜瓜、草莓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等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种子上越夏或越冬,未腐熟的粪肥也可带菌,病菌可随雨水及灌溉水传播,从根部伤口或根尖直接侵入,侵入后经薄壁细胞到达维管束,在维管束中,病菌产生镰刀菌素等有毒物质,堵塞导管,致叶片萎蔫枯死。高温多湿利于发病;土温25~30℃,土壤潮湿、肥料未充分腐熟、地下害虫、线虫多易发病,土温低于25℃、高于39℃很少发病。
无公害防治法 (1)应与葱蒜类、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避免连作。(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寄主抗病力。(3)采用高畦或起垅栽培,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4)药剂防治 及时拔除病株 , 病穴及邻近植株灌淋 40% 福?甲硫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或 3% 恶霉?甲霜 ( 广枯灵 ) 水剂 600倍液、 40% 多? 硫 ( 灭病威 ) 悬浮剂 500倍液、 50% 杀菌王水溶性粉剂 1000倍液、 36% 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400倍液、 20% 甲基立枯磷乳油 900 ~1000倍液、 10% 混合氨基酸铜 ( 万枯灵 ) 水剂 300倍液 , 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5L , 也可用 10% 治萎灵水剂 300 ~400倍液 , 每株灌对好的药液 200 mL, 隔 10 天左右 1 次 , 连防 2~3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