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害中文名: | 
					青花菜角斑病 |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 病害英文名: | 
					Broccoli angular leaf spot | 
 | 病原信息: | 
| 病原中文名: | 芥假小尾孢 |  
| 病原学名: | Pseudocercosporella capsellae (Ell. & Ev.) Deighton 、Cercospora brassicae (Faut. et Rom.)  Von H?hnel、Cercosporella albo – maculans (Ell.et Ev.) Sacc. |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假尾孢属,芥假小尾孢 |  
| 病原介绍: | 分生孢子梗束生,3~20 根一束 , 由气孔伸出 , 无色 , 正直或弯曲 , 短小 , 顶端困截形 , 大小 7.0~ 17.5 × 2.5~3.25μm。其上着生一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线形 , 无色透明 , 基部稍膨大 , 圆形 , 顶端稍尖 , 分生孢子直或稍弯曲 , 大小 30~95 × 2.0~3.0μm , 具 1~4 个横隔膜。子座近无色至榄褐色。 |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 寄主信息: | 
 | 
				| 侵染部位: | 
					叶 |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 病害症状: | 
					主要为害叶片,引起角斑,病部浅灰白色,有时出现褐色边缘的叶斑。 | 
				| 发病规律: | 
					病菌主要以子座或菌丝块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南方冬春温暖、雾大露重,本病易发生。 | 
				| 预测预报: |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 防治办法: | 
					(1)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2)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磺酸盐(溶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霉威(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 ~ 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 
				| 为害情况: | 
					
					
					 | 
				
				| 总体描述: |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引起角斑,病部浅灰白色,有时出现褐色边缘的叶斑。
病原   Pseudocercosporelllla capsellae (Ellis & Ev.) Deighton称芥假小尾孢子,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丛生于附两面,浅白色,分生孢子梗无色,大小5 ~ 15 × 2 ~ 4 (μm);分生孢子无色,具隔膜3 ~ 5个,大小30 ~ 90 × 2 ~ 3 (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子座或菌丝块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南方冬春温暖、雾大露重,本病易发生。
无公害防治法  (1)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2)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磺酸盐(溶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霉威(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 ~ 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