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茄子炭疽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Eggplant anthracnose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围小丛壳 |
病原学名: | 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 Schrenk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子囊菌门核菌纲球壳目,小丛壳属,围小丛壳 |
病原介绍: | 子囊壳多生在叶背 , 单生球形 , 深褐色至黑色 , 大小 65~209 μm 。子囊棍棒形 , 平行排列在子囊壳内 , 子囊间无侧丝 , 大小 24~42 × 10~24(μm)。 子囊内含子囊孢子 8 个 , 单胞无色 ,5~13 × 4~8(μm), 子囊孢子萌发也产生附着孢。 |
病原中文名: | 辣椒炭疽菌 |
病原学名: | Colletotrichum capsici (Syd.) Butler & Bisby、Vermicularia caosici Syd.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半知菌类腔菌纲黑盘菌目,刺盘孢属,辣椒炭疽菌 |
病原介绍: | 在 PDA上菌落白色 , 后变灰色。气生菌丝浅灰色至暗灰色 , 培养基背面黑色。黏分生孢子团白色。刚毛很多 , 暗褐色 , 有隔膜 , 大小 96~126 × 5~7 μ m 。分生孢子梗具分枝。产孢细胞筒形 , 内壁芽殖产孢。分生孢子单胞无色 , 镰刀形 , 顶端尖锐 , 末端钝圆 , 大小 217~26 × 2.5~5.0μm。 常形成紧密分枝的链状复合体 , 不产生菌核。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寄主中文名: | 茄子 |
寄主英文名: | eggplant |
寄主学名: | |
|
侵染部位: |
果实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病害症状: |
果斑近圆形或椭圆至不定形 , 稍凹陷 , 黑褐色 , 斑面生黑色小点及溢出筛红色黏质物 , 即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本病与茄褐纹病的区别在于其病征明显 , 偏黑褐色至黑色 , 严重时致茄果腐烂。 |
发病规律: |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 , 也可以分生孢子黏附种子表面越冬 , 翌年由分生孢子盘产出分生孢子 , 借雨水溅射或小昆虫活动传播 , 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温暖多湿的天气或株间郁蔽 , 植地低洼易发病。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防治办法: |
(1)注意选育抗耐病品种。(2)结合管理及时清除及妥善处理病残果,以减少菌源。(3)在棚室栽培应注意温湿调控。(4)视苗情、天气和病情及早喷药预防。在危害常发生的地方,应在绿果期病害未发生时开始喷药预防,药剂可选用70%托布津+75%百菌清(1∶1)1000~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65%多克菌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75%百菌清(1∶1)1000~1500倍液,或50%复方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粉10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粉600倍液,2~3次,隔7~10天1次。(5)贮运期抓好场所消毒和温湿度的调控工作。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果斑近圆形或椭圆至不定形 , 稍凹陷 , 黑褐色 , 斑面生黑色小点及溢出筛红色黏质物 , 即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本病与茄褐纹病的区别在于其病征明显 , 偏黑褐色至黑色 , 严重时致茄果腐烂。
病原 Colletotrichum capsici (Syd.) Butl.et Bisby 和 Vemicularia capsici Syd., 称辣椒炭疽菌和辣椒丛刺盘孢 , 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盘直径 149~161.46μm , 其上混生刚毛。刚毛黑色 , 刺毛状 , 长 62~161.46μm , 末端色稍淡。分生孢子新月形 , 单胞 , 无色 , 中有一 " 油球 ", 大小 15.95~27.55 × 2.9~3.77μm。有性态为 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 Schrenk 称围小丛壳 , 属子囊菌门真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 , 也可以分生孢子黏附种子表面越冬 , 翌年由分生孢子盘产出分生孢子 , 借雨水溅射或小昆虫活动传播 , 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温暖多湿的天气或株间郁蔽 , 植地低洼易发病。
无公害防治法 (1)注意选育抗耐病品种。(2)结合管理及时清除及妥善处理病残果,以减少菌源。(3)在棚室栽培应注意温湿调控。(4)视苗情、天气和病情及早喷药预防。在危害常发生的地方,应在绿果期病害未发生时开始喷药预防,药剂可选用70%托布津+75%百菌清(1∶1)1000~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65%多克菌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75%百菌清(1∶1)1000~1500倍液,或50%复方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粉10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粉600倍液,2~3次,隔7~10天1次。(5)贮运期抓好场所消毒和温湿度的调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