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蔷薇白粉病

作者:蔷薇 来源:Japanese rose powdery mildew 发表时间:2007-07-1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蔷薇白粉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Japanese rose powdery mildew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蔷薇单囊壳
病原学名:Sphaerotheca rosae (Jacz.)Z.Y.Zhao
分类地位:真菌界子囊菌门核菌纲白粉菌目,单丝壳属,蔷薇单囊壳
病原介绍:病部后期出现的小黑点即病菌的闭囊壳,大小90~110(μm),附属丝少且短,内生1个子囊,大小80~100×60~75(μm)。子囊中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大小20~27×12~15(μm)。
病原中文名:毡毛单囊壳
病原学名:Sphaerotheca pannose (Wallr.) Lév.
分类地位:真菌界子囊菌门核菌纲白粉菌目,单丝壳属,毡毛单囊壳
病原介绍:子囊果球形至近球形,埋生在菌丛中,暗褐色,大小75~90(μm),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附属丝小,短于子囊果的直径,浅褐色,与菌丝体交织在一起,易断。子囊1个,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无柄,66~99×45~57(μm)。子囊孢子8个,椭圆形,大小15~24×9~15(μm)。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蔷薇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叶、嫩梢、花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病害症状: 嫩叶染病初发病时叶上生褪绿黄斑,逐渐扩大,边缘不明显。嫩叶正反面产生白色粉斑,扩展后覆满整个叶片,后变成淡灰色,有时叶色变为紫红色。致新叶皱缩畸形。成叶染病初在叶上生不规则粉状霉斑,后病叶从叶尖或叶缘开始逐渐变褐,致全叶干枯脱落。叶柄、新梢染病节间短缩、茎变细,有些病梢出现回枯,病部表面也覆满白粉。花蕾染病萎缩枯死,花萼、花瓣、花梗畸形。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芽上越冬。翌春病芽萌动,病菌随之侵染叶片和新梢。月季、玫瑰在露地、温室、塑料棚均有栽培,分生孢子能终年不断地繁殖,且耐寒能力强,0℃也不致丧失其活力,因此分生孢子也是重要初侵染源,能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子囊孢子在侵染中一般不起作用。该菌生长适温21℃,最高33℃,最低3~5℃。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97~99%时萌发率高,相对湿度23%,也有少数仍可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很低。条件适宜时,经72小时即可完成其无性循环,否则需时7~10天。露地16月和9、12月发病较多,在温室终年均可发生。栽植?? 称毡毛单囊壳,均属子囊菌门真菌。病部后期出现的小黑点即病菌的闭囊壳,大小90~110μm,附属丝少且短,内生1个子囊,大小80~100×60~7?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选用粉铁巴、蔷薇、明星、粉和平、红杰等抗病品种。(2)冬季修剪时,注意剪去病枝、病芽,发现病叶及时摘除。(3)加强管理,发病期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要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轻发病。(4)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时,喷洒12.5%腈菌唑乳油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嫩梢及花蕾。嫩叶染病初发病时叶上生褪绿黄斑,逐渐扩大,边缘不明显。嫩叶正反面产生白色粉斑,扩展后覆满整个叶片,后变成淡灰色,有时叶色变为紫红色。致新叶皱缩畸形。成叶染病初在叶上生不规则粉状霉斑,后病叶从叶尖或叶缘开始逐渐变褐,致全叶干枯脱落。叶柄、新梢染病节间短缩、茎变细,有些病梢出现回枯,病部表面也覆满白粉。花蕾染病萎缩枯死,花萼、花瓣、花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 病原 Sphaerotheca rosae (Jacz.) Z. Y. Zhao称蔷薇单囊壳和Sphaerotheca pannosa (Wallr. ex Fr.) Lev. 称毡毛单囊壳,均属子囊菌门真菌。病部后期出现的小黑点即病菌的闭囊壳,大小90~110μm,附属丝少且短,内生1个子囊,大小80~100×60~75(μm)。子囊中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大小20~27×12~15(μm)。无性态分生孢子成串,椭圆形至腰鼓形,无色,大小23~29×14~16(μm)。毡毛单囊壳菌丝体为毡状,菌落着生部位不变形,子囊孢子6~8个别于蔷薇单囊壳。此外有报道Sphaerotheca pannosa var. rosae (Wallr.) Lev.称蔷薇单囊壳玫瑰变种,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芽上越冬。翌春病芽萌动,病菌随之侵染叶片和新梢。月季、玫瑰在露地、温室、塑料棚均有栽培,分生孢子能终年不断地繁殖,且耐寒能力强,0℃也不致丧失其活力,因此分生孢子也是重要初侵染源,能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子囊孢子在侵染中一般不起作用。该菌生长适温21℃,最高33℃,最低3~5℃。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97~99%时萌发率高,相对湿度23%,也有少数仍可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很低。条件适宜时,经72小时即可完成其无性循环,否则需时7~10天。露地16月和9、10月发病较多,在温室终年均可发生。栽植过密或偏施、过施氮肥,通风不良或阳光不足易发病。植株幼嫩期的嫩叶因含有β-丙氨酸,对该菌孢子萌发及发病有利。开红花的月季不抗病,光叶蔓生的月季常较抗病。 防治方法 (1)选用粉铁巴、蔷薇、明星、粉和平、红杰等抗病品种。(2)冬季修剪时,注意剪去病枝、病芽,发现病叶及时摘除。(3)加强管理,发病期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要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轻发病。(4)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时,喷洒12.5%腈菌唑乳油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蔷薇炭疽病

下一篇:芡炭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