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害中文名: | 
					七姊妹枝枯病 |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 病害英文名: | 
					 | 
 | 病原信息: | 
| 病原中文名: | 蔷薇壳焦孢菌 |  
| 病原学名: | Cytpospra rosarum Giev. |  
| 分类地位: |  |  
| 病原介绍: | 分生孢子器在寄主表皮下生,成熟后孔口突破表皮外露,黑褐色,具数个腔室,近球形,有一共同的孔口,大小873~1500× 380~485(μm)。分生孢子梗无色,单枝或分枝,15~25×1(μm)。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香蕉形或腊肠形,两端钝圆,微弯,4~6×1~1.5(μm)。 |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 寄主信息: | 
 | 
				| 侵染部位: | 
					茎 | 
				| 症状图: | 
					
					 | 
				
				| 病害症状: | 
					为害枝条。初发病时,枝条表面症状不明显,表皮下现黄褐色至赤褐色小斑。随着内部受病面的扩展,枝条表面呈褪绿水渍状,病健组织交界处呈褐色环痕,之后罹病枝条变褐干枯,纵横开裂。上生灰褐色至黑褐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湿气度大时,小粒点上溢出桔黄色卷须状物,即分生孢子角。主枝受侵染后,病部以上枝叶随之干枯死亡。 | 
				| 发病规律: |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寄主枝条上越冬。从伤口侵入。冬季枝条受冻或长势弱、修剪不当时易发病。 | 
				| 预测预报: |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 防治办法: | 
					(1)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力。(2)修剪时剪除病枝,集中烧毁。(3)春秋季结合修剪,剪口涂40%福美砷50倍液或10%S-921液。发芽前、落叶后喷40%福美砷60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600倍液。 | 
				| 为害情况: | 
					
					
					 | 
				
				| 总体描述: | 
					症状 为害枝条。初发病时,枝条表面症状不明显,表皮下现黄褐色至赤褐色小斑。随着内部受病面的扩展,枝条表面呈褪绿水渍状,病健组织交界处呈褐色环痕,之后罹病枝条变褐干枯,纵横开裂。上生灰褐色至黑褐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湿气度大时,小粒点上溢出桔黄色卷须状物,即分生孢子角。主枝受侵染后,病部以上枝叶随之干枯死亡。
病原 Cytpospra rosarum GIev.蔷薇壳焦孢菌,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在寄主表皮下生,成熟后孔口突破表皮外露,黑褐色,具数个腔室,近球形,有一共同的孔口,大小873~1500× 380~485(μm)。分生孢子梗无色,单枝或分枝,15~25×1(μm)。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香蕉形或腊肠形,两端钝圆,微弯,4~6×1~1.5(μm)。有性世代未见。此外phyllosticta rosarum Pass.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寄主枝条上越冬。从伤口侵入。冬季枝条受冻或长势弱、修剪不当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力。(2)修剪时剪除病枝,集中烧毁。(3)春秋季结合修剪,剪口涂40%福美砷50倍液或10%S-921液。发芽前、落叶后喷40%福美砷60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6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