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中华稻蝗

作者:Oxya chinensis (Thunberg) 来源:Chinese rice grasshopper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中华稻蝗
害虫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害虫学名: Oxya chinensis (Thunberg)
害虫英文名: Chinese rice grasshopper
分类地位: 昆虫纲直翅目,蝗科,中华稻蝗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形态描述: 雄成虫体长15~33(mm),雌虫19~40(mm),黄绿、褐绿、绿色,前翅前缘绿色,余淡褐色,头宽大卵圆形,头顶向前伸,颜面隆起宽,两侧缘近平行,具纵沟。复眼卵圆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后横沟位于中部之后,前胸腹板突圆锥形,略向后倾斜,翅长超过后足腿节末端。雄虫尾端近圆锥形,脏上板短三角形,平滑无侧沟,顶端呈锐角,雌虫腹部第2~3节背板侧面的后下角呈刺状,有的第3节不明显。产卵瓣长,上下瓣大,外缘具细齿。卵长约3.5mm,宽1mm,长圆筒形,中间略弯,深黄色,胶质卵囊褐色,包在卵外面,囊内含卵10~100粒,多为30粒左右,斜列2纵行。若虫5~6龄,少数7龄。1龄灰绿色,头大高举,无翅芽,触角13节;2龄绿色,头胸侧的黑褐色纵纹开始显现,触角14~17节;3龄浅绿色,头胸两侧黑褐色纵纹明显,沿背中线淡色中带明显,触角18~19节,微露翅芽;4龄翅芽呈三角形,长未达腹部第一节;触角20~22节;末龄翅芽超过腹部第3节,触角23~29节。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茭白、水稻、豆科、旋花科、锦葵科、茄科
为害状描述:成、若虫食叶成缺刻,严重时吃光全叶,仅残留主脉。
发生为害规律: 浙江、湖南以北年生1代,以南2代,各地均以卵块在田埂、荒滩、堤坝等土中1.5~4(cm)深处或杂草根际、稻茬株间越冬,广州!3月下旬~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南昌5月上中旬,湖北汉川5月中下旬,北京6月上旬,吉林省公主岭7月上中旬;广州6月上中旬孵化,南昌7月上中旬,汉川7月中下旬,北京8月上中旬,公主岭为8月中下旬羽化。二代区二代成虫多在9月羽化,各地大体相同。成虫寿命59~113天,产卵前期25~65天,一代区卵期6个月,二代区第一代3~5个月,第二代近1个月,若虫期42~55天,长者80天。喜在早晨羽化,羽化后15~45天开始交配,一生可交配多次,夜晚闷热时有扑灯习性。卵成块产在土下,田埂上居多,每雌产卵1~3块,初孵若虫先取食杂草,3龄后扩散为害茭白、水稻或豆类等。天敌有蜻蜓、螳螂、青蛙、蜘蛛、鸟类。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食叶害虫
防治办法: (1)稻蝗喜在田埂、地头、渠旁产卵,发生重的地区组织人力铲埂、翻埂杀灭蝗卵,具明显效果。(2)保护青蛙、瞻踪,可有效抑制该虫发生。(3)抓住3龄前稻蝗群集在田埂、地边、渠旁取食杂草嫩叶特点,突击防治,进入3~4龄后常转入大田,当百株有虫10头以上时,应及时喷洒50%辛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l000倍液或90%杀虫丹原粉,每667㎡50~60(g)对水喷雾,均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4)大面积发生时应组织飞机防治。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中华弧丽金龟

下一篇:中黑盲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