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玉米象

作者: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 来源:Rice weevil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玉米象
害虫别名: 铁嘴 、 米牛
害虫学名: 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
害虫英文名: Rice weevil
分类地位: 昆虫纲鞘翅目,象虫科,玉米象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3.5~5(mm),宽1~1.7(mm),圆筒形,体红褐色或黑褐色,有强光泽。头部额区向前延伸形成喙,触角膝状8节,第3节较4节长,末端节膨大。前胸背板前狭后宽,具圆形刻点,沿中线刻点数多于20个。鞘翅的基部、端部各具1橙黄或黑褐色椭圆形斑纹,后翅膜质,跗节5节。外生殖器阳具细长略扁,背面中央具1纵脊,两侧有两条纵沟,阳茎基片长三角形。卵长椭圆形,大小0.65×0.285(mm),乳白色。幼虫体长4.5~6(mm),无足,肥胖,背隆起,柔软多皱纹,腹面较平,乳白色,头黄色,上顿黑褐色。蛹长3.54(mm),椭圆形。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玉米、豆类、荞麦、干果、禾谷类种子
为害状描述:主要为害贮存2~3年的陈粮,成虫啃食,幼虫蛀食谷粒。
发生为害规律: 在甘肃陇东年生1代,东北1~2代,山东约2代,浙江、陕西3~4代,广东7代。主要以成虫潜伏在仓内阴暗潮湿的砖、石缝中越冬,也可在仓外松土、树皮、田埂边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在仓内越冬的成虫就地继续产卵繁殖,仓外越冬的成虫部分迁入仓内,另一部分飞至大田,把卵产在麦穗上,成虫产卵时,用口吻啮食麦粒,形成卵窝,把卵产在其中,后分泌黏液封口,卵期7~16天,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幼虫孵化,蛀入粒内,幼虫期约30天,7月中下旬化蛹,蛹期7~10天,8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有假死性,喜阴暗,趋温、趋湿,繁殖力强,怕光,雌虫可产卵约500粒,10月上旬气温低于15℃,成虫开始越冬。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贮粮害虫
防治办法: (1)清洁仓库,堵塞各种缝隙,改善贮玉米条件,可减少为害。(2)改进贮藏技术,如在粮堆表面覆盖一层6~10(cm)厚的草术灰,用塑料膜或牛皮纸隔离才日已发生虫害,要先把表层粮取出去虫,使其与无虫粮分开,防止向深层扩展。必要时在人仓前曝晒也可达到防虫目的。(3)用药剂触杀和熏蒸,每40kg粮食用粮虫净4~5(g),防效可达85%。也可喷洒3%印楝素乳油500倍液、50%甲基嘧啶磷(保安定)乳油5~10mg/kg,防治玉米象效果优异。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玉米蚜

下一篇:玉米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