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中文名: |
烟田野蛞蝓 |
害虫别名: | 蜒蚰螟 、 鼻涕虫 、 旱螺 |
害虫学名: |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 |
害虫英文名: |
|
分类地位: |
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烟田野蛞蝓 |
为害作物: |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
形态图: |
|
形态描述: |
成体伸直时体长30~60(mm),宽4~6(mm);内壳长4mm,宽2.3mm。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或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触角2对,暗黑色,下边一对短,约1mm,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mm,称后触角,端部具眼。口腔内有角质齿舌。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嵴钝。黏液无色。在右触角后方约2mm处为生殖孔。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mm),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初孵幼体长2~25(mm),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为害症状: |
为害作物名: | 烟草、棉花、大豆、甘薯、绿肥、麻类、蔬菜 |
为害状描述: | 食叶成缺刻或孔洞,苗期大发生时,3~5天内可把烟草叶片吃光或粪便污染烟苗,致烟苗枯死。 |
|
发生为害规律: |
云、贵烟区年生2~6代。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或同体受精繁殖,产卵量400多粒,卵堆产在潮湿的土内,卵期10~17天,幼虫期55天。上述烟区春秋两季发生为害严重。4~6月受害最烈,长江流域5~7月为害最重。野蛞蝓夜间活动,白天潜伏,耐饥力130多天。气温11.5~18.5℃,土壤含水量20%~30%对其有利。气温高于25℃,即迁移至土缝或土块下停止活动。 |
预测预报: |
|
为害分类: |
食叶害虫 |
防治办法: |
1)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远离油菜、蚕豆等作物的地块育苗或栽植。(2)及时铲除田间、地边杂草,清除野蛞蝓的孽生场所。(3)在苗床或烟田四周于傍晚撒石灰粉,667㎡5~7.5kg。(4)必要时于傍晚喷洒2.5%高渗高效氯氰菊酯(中保猎虱)乳油1500倍液或70%杀螟胺(百螺杀)可湿性粉剂,每667㎡28~35g,加水喷雾或拌细砂撒施。(5)于傍晚撒菜叶作的诱饵,翌晨揭开菜叶捕杀。(6)提倡施用6%四聚乙醛(密达)杀螟颗粒剂,每667㎡用药0.5~0.6kg,拌细砂5~1Okg,均匀撒施,用药时间以种子发芽时或苗期为害初期为宜,最好在雨后或傍晚。施药后24小时内如遇大雨,药粒易冲散,需酌情补施 |
为害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