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斜纹夜蛾

作者: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S 来源:Cotton leafworm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斜纹夜蛾
害虫别名: 莲纹夜盗蛾 、 莲纹夜蛾 、 甘薯田斜纹夜蛾 、 棉田斜纹夜蛾 、 豆田斜纹夜蛾 豆田斜纹夜蛾 、 烟田斜纹夜蛾 豆田斜纹夜蛾 枸杞园斜纹夜蛾 、 枸杞园斜纹夜蛾 、 桑园斜纹夜蛾 、 水生蔬菜田斜纹夜蛾
害虫学名: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害虫英文名: Cotton leafworm
分类地位: 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斜纹夜蛾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14~2mm,翅展35~40mm,头、胸、腹均深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腹部前数节背面中央具有暗褐色丛毛。前翅灰褐色,斑纹复杂,内横线及外横线灰白色,波浪形,中间有白色条纹,在环状纹与肾状纹间,自前缘向后缘外方有3条白色斜线,故名斜纹夜蛾。后翅白色,无斑纹。前后翅常有水红色至紫红色闪光。卵:扁半球形,直径0.4~0.5mm,初产黄白色,后转淡绿,孵化前紫黑色。卵粒集结成3~4层的卵块,外覆灰黄色疏松的绒毛。老熟幼虫:体长35~47mm,头部黑褐色,胸部体色因寄主和虫口密度不同而异,土黄色、青黄色、灰褐色或暗绿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下线均为灰黄色及橙黄色。从中胸至第9腹节在亚背线内侧有三角形黑斑1对,其中以第1、7、8腹节的最大。胸足近黑色,腹足暗褐色。蛹:长约15~20mm,赭红色,腹部背面第4至第7节近前缘处各有一个小刻点。臀棘短,有一对强大而弯曲的刺,刺的基部分开。
症状图: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药菊花、鸡冠花、牡丹、大丽花、香石竹、仙客来、草莓、葡萄、苹果、梨、蔬菜、作物、油菜、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茄科、葫芦科、豆科蔬菜、芋、薄荷、葱、韭菜、菠菜、水芋、莲藕、薄荷、葱、姜、芦笋、大蒜
为害状描述:幼虫食叶、花蕾、花及果实,严重时可将全田作物吃光。在甘蓝、白菜上可蛀入叶球、心叶,并排泄粪便,造成污染和腐烂,使之失去商品价值。
发生为害规律: 在我国华北地区年生4~5代,长江流域5~6代,福建6~9代,在两广、福建、台湾可终年繁殖,无越冬问题。在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越冬问题尚无结论,推测春季虫源有从南方迁飞而来的可能性。长江流域多在7~8月大发生,黄河流域多在8~9月大发生。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一次可飞数10m远,高达10m以上。成虫有趋光性,并对糖醋酒液及发酵的胡萝卜、麦芽、豆饼、牛粪等有趋性。成虫需补充营养,取食糖蜜的平均产卵577.4粒,未能取食者只能产数粒。卵多产于高大、茂密、浓绿的边际作物上,以植株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分叉处最多。卵发育历期,22℃约7天,28℃约2.5天。初孵幼虫群集取食,3龄前仅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及叶脉,呈白纱状后转黄,易于识别。4龄后进入暴食期,多在傍晚出来为害。幼虫共6龄,发育历期21℃时约27天、26℃约17天、30℃约12.5天。老熟幼虫在1~3cm表土内做土室化踊,土壤板结时可在枯叶下化蛹。蛹发育历期,28~30℃约9天、23~27℃约13天。斜纹夜蛾的发育适温较高(29~30℃),因此各地严重为害时期皆在7~10月。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食叶害虫
防治办法: (1)农业防治注意清除田间及地边杂草,灭卵及初孵幼虫。(2)利用其对黑光灯和性引诱剂的趋性,在田间设胡萝卜、甘薯、豆饼发酵液加少量红糖和杀虫剂诱集成虫。(3)人工采卵或捕捉低龄幼虫。(4)药剂防治掌握在3龄前局部发生阶段挑治。提倡使用病毒杀虫剂一虫瘟1号10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3000倍液、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或20%甲氧菊酯乳油2000倍液、52.25%毒?氯氰(农地乐)乳油1500倍液、5%氟啶脲(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5.7%百树菊酯乳油4000倍液、5%来福灵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新疆菜蝽

下一篇:肖毛翅夜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