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中文名: |
烟粉虱 |
害虫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害虫学名: |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B.gossypiperda Misra et Lamb、B.longispina Preisner et Hosny |
害虫英文名: |
Tobacco whitefly |
分类地位: |
昆虫纲同翅目,粉虱科,烟粉虱 |
为害作物: |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
形态图: |
|
形态描述: |
成虫体长1mm,白色,翅透明具白色细小粉状物。蛹长0.55~0.77(mm),宽0.36~0.53(mm)。背刚毛较少,4对,背蜡孔少。头部边缘圆形,且较深弯。胸部气门裙不明显,背中央具疣突2~5个。侧背腹部具乳头状突起8个。侧背区微皱不宽,尾脊变化明显,瓶形孔大小0.05~0.09×0.03~0.04(mm),唇舌未端大小0.02~0.05×0.02~0.03(mm)。盖瓣近圆形。尾沟0.03~0.06(mm)。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为害症状: |
为害作物名: | 柑橘、梨、橄榄、棉花、烟草、番茄、番薯、木薯、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茄科、锦葵科 |
为害状描述: | 成、若虫刺吸植物汁液,受害叶褪绿萎蔫或枯死。近年该虫为害呈上升趋势。有些地区与白粉虱混合发生,混合为害更加猖獗。 |
|
发生为害规律: |
亚热带年生10~12个重叠世代,几乎月月出现一次种群高峰,每代15~40天,夏季卵期3天,冬季33天。若虫3龄,9~84天,伪蛹2~8天。成虫产卵期2~18天。每雌产卵120粒左右。卵多产在植株中部嫩叶上。成虫喜欢无风温暖天气,有趋黄性,气温低于12℃停止发育,14.5℃开始产卵,气温21~33℃,随气温升高,产卵量增加,高于40℃成虫死亡。相对湿度低于60%成虫停止产卵或死去。暴风雨能抑制其大发生,非灌溉区或浇水次数少的作物受害重。B型烟粉虱寄主更多,对农作物造成较大为害。 |
预测预报: |
|
为害分类: |
吮吸式害虫 |
防治办法: |
对烟粉虱主要靠综合治理(IPM)。(1)培育无虫苗育苗时要把苗床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先彻底消毒,幼苗上有虫时在定植前清理干净,做到用做定植的棉苗无虫。(2)用丽肠小蜂防治烟粉虱,当每株棉有粉虱0.5~1头时,每株放蜂3~5头,10天放1次,连续放蜂3~4次,可基本控制其为害。(3)注意安排茬口、合理布局在温室、大棚内,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不要混栽,有条件的可与芹菜、韭菜、蒜、蒜黄等问套种,以防粉虱传播蔓延。(4)早期用药在粉虱零星发生时开始喷洒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7500倍液或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25%噻唑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4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要特别注意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5)B型烟粉虱为害重的地区,可选1.8%爱福丁或0.6%苦参碱内酯、25%天王星乳油、25%扑虱灵、10%吡虫啉,分别加人323助剂(是一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00倍液后,防治B型烟粉虱防效提高一倍左右。此外还可喷洒2.5%高渗高效氯氰菊酯(中保猎虱)乳油1200倍液。 |
为害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