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中文名: |
显纹纵卷叶螟 |
害虫别名: | 显纹刷须野螟 |
害虫学名: |
Susumia exigua (Butler) |
害虫英文名: |
|
分类地位: |
昆虫纲鳞翅目 , 螟蛾科, 显纹纵卷叶螟 |
为害作物: |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
形态图: |
|
形态描述: |
成虫体长 6~7(mm), 翅展 14~15(mm), 前、后翅黄褐色且有褐色宽带。胸部较暗 , 腹部后缘白色 , 未节具黑点。前翅黄褐色 , 具横纹 3 条 , 外横线与外缘褐带相连 , 前缘也有褐色纵带 , 后翅有灰黑色横线 2 条。卵浅黄色 , 扁平 , 椭圆形 , 长约 1 mm。 末龄幼虫体长 14~18(mm), 头小 , 体细长 , 全体略呈念珠状 , 黄绿色 , 两端略带橙黄色。蛹长 6~8(mm), 黄褐色。该虫成虫较稻纵卷叶螟稍小 , 前翅 3 条横线均达翅缘。卵中央不隆起 , 稍凹陷。4~5 龄幼虫全体略呈连珠状 , 色黄绿。蛹腹部各节背面光滑 , 无皱纹 , 无刺毛和突起。别于稻纵卷叶螟。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为害症状: |
为害作物名: | 水稻、陆稻 |
为害状描述: | 同稻纵卷叶螟。幼虫吐丝把稻叶从边缘两侧向中央卷起 , 隐藏其内取食叶肉 ,残留白色网脉 , 造成植株枯死。 |
|
发生为害规律: |
显纹纵卷叶螟广西年生 3 代 , 四川南部 4~5 代。以 3~4 龄幼虫在发生地的小麦田、谷子田或绿肥田、休闲田的稻桩叶鞘外侧和秆内、再生稻苗及沟边、塘边游草的卷苞里越冬 , 翌年 4 月底开始化蛹。 5~6 月第一代成虫出现 ,7 月 2 代成虫羽化 ,8~9 月进入 3 代成虫发生期。成虫日伏夜出 , 有强趋光性。喜把卵产在稻叶背面 , 每叶 1~10 多粒 , 第三代幼虫为害重。其他习性同稻纵卷叶螟。 |
预测预报: |
|
为害分类: |
食叶害虫 |
防治办法: |
(1) 合理施肥 , 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水稻生长健壮 , 以减轻受害。 (2) 人工释放赤眼蜂。在稻纵卷叶螟产卵始盛期至高峰期 , 分期分批放蜂 , 每 667㎡ 每次放 3~4 万头 , 隔 3 天1 次 , 连续放蜂 3 次。 (3) 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 (Bt 乳剂 ), 每 667㎡ 用制剂 200~250g, 对水 60~75kg, 配成 700 倍液喷雾。为了提高生物防治效果 , 可加入药液量 0.1% 的洗衣粉作湿润剂。 (4) 于分蘖期百穴 2~3 龄幼虫达 40~50 头、叶受害率 7%~9%, 或进入孕穗抽穗期百穴 2~3 龄幼虫达 25~35 头、叶受害率 3%~5% 时 , 喷洒 75% 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或 20% 抑食胁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 , 或 15% 阿维·毒 ( 菜盛 ) 乳油 1500~2000 倍液、 5% 氟虫腈( 锐劲特 ) 悬浮剂 1500 倍液、 10%醚菊酯( 多来宝 ) 胶悬剂 2000 倍液、 10% 吡虫啉( 大功臣、康福多 ) 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 , 防治稻纵卷叶螟 , 兼治稻螟、稻飞虱等。 |
为害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