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中文名: |
椭圆萝卜螺 |
害虫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害虫学名: |
Radix swinhoei H.Adams |
害虫英文名: |
|
分类地位: |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基眼目,椎实螺科,椭圆萝卜螺 |
为害作物: |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
形态图: |
没有形态图信息! |
|
形态描述: |
贝壳长椭圆形,壳高20mm,宽13mm,最大个体壳高可达30mm;壳质薄、光滑较坚硬,稍透明具细纹,螺层3~4个,大多右旋,各层增长缓慢均匀,壳顶尖,常损蚀,体螺层较长,略膨胀,壳面浅褐色至茶褐色,具明显生长纹,壳口为椭圆形,不向外扩展,外缘薄,上方狭小,向下渐扩大,下方最宽大,内缘肥厚;头部在体的前端,宽大且扁平。口在头腹面,生内齿舌,内唇贴覆在体螺层上,脐孔缝状或不明显。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为害症状: |
为害作物名: | 水生蔬菜、水稻幼苗 |
为害状描述: | 成螺和幼螺喜食嫩叶、叶片和根,致受害株生长滞缓,茎叶碎散,株形瘦缩,叶变紫色,逐渐腐烂死亡。为害秧苗时,螺口向上,螺壳朝下,身体紧贴叶片下面或叶黯外面,其裂状口器不断张合,吮吸汁液,致受害苗生长停滞。 |
|
发生为害规律: |
上海、浙江年生2代,以成螺在水边土缝内或土层中越冬,5月中下旬由越冬螺产卵,经14~17天,孵出幼螺,初孵幼螺1~1.5(mm),条件适宜时生长很快,经2个月即达性成熟,成螺交配后4~7天开始产卵,7月下旬进入第二代,卵囊多附生在水生植物的茎叶或水中石块上,螺匍匐爬行,有时以腹足向上,在水面上缓慢游动,有逆水上游习性。喜栖息在静水的湖沼池塘沿岸水沟或水田里,常群集在浅水中或水生植物多的水域内,水温15~20℃利其繁殖;水温16~17℃时卵期14~15天,22~23℃为9~10天,10月上旬第二代成螺在田边土缝中越冬。 |
预测预报: |
|
为害分类: |
食叶害虫 |
防治办法: |
(1)冬季结合菜田平整土地,修整渠道时,将沟中泥污移至田埂顶,破坏其越冬场所灭螺。(2)用茶子饼粉每667㎡6~7(kg)加50L温水浸泡3小时,滤去渣后喷洒或加水150L泼浇;也可用石灰粉,每667㎡0.5~0.8(kg),加水50~80(L)喷雾;还可用硫酸铜0.5kg放入布袋里插挂在进水口处滴浇;四是用6%四聚乙醛(密达)杀螺颗粒剂667㎡500g,对水2000倍喷雾,也可用6%密达颗粒剂每667㎡0.5kg拌饼屑或细土5~7.5(kg),于晴天傍晚撒在受害株基部,螺体接触药物后即分泌大量黏液而亡。施药时塘水深度应保持3cm持续7天,不要在中午气温高时施药以免产生药害。 |
为害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