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细胸金针虫

作者: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 A.s 来源:Narrow-necked click beetle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细胸金针虫
害虫别名: 细胸叩头虫 、 细胸叩头甲 、 土蚰蜒
害虫学名: 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 A.subvittatus Motschulsky
害虫英文名: Narrow-necked click beetle
分类地位: 昆虫纲 鞘翅目 , 叩头虫科,细胸金针虫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形态描述: 末龄幼虫体长约 32mm, 宽约 1.5mm, 细长圆筒形 , 淡黄色 , 光亮。头部扁平 ,口器深褐色。第一胸节较第二、三节稍短。 1~8 腹节略等长 , 尾节圆锥形 , 近基部两侧各有 1 个褐色圆斑和 4 条褐色纵纹 , 顶端具 1 个圆形突起。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各类蔬菜播下的种子、幼苗、农作物、果树、西洋参、人参、太子参、白芍药、桔梗、贝母、菊花、郁金、天麻、麦冬
为害状描述:幼虫在土中取食播种下的种子、萌出的幼芽、菜苗的根部,致使作物枯萎致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毁种。为害药用植物的金针虫主要有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它们取食播下或刚发芽的种子,致种子不能出土。为害根部,有的把寄主的根咬成不整齐的缺口或切口,有的在块根或鳞茎上蛀孔,引起根部腐烂或枯死。
发生为害规律: 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 , 在东北地区约 3 年 1 代。 6 月中下旬成虫羽化 , 活动能力强 , 对刚腐烂的禾本科草类有趋性。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为产卵盛期 , 卵产于表土内。在黑龙江克山地区 , 卵发育历期 8~21 天。幼虫喜潮湿及微偏酸性的土壤 , 一般在 5 月份 lOcm 土温 7~13 ℃时 , 为害严重 ,7 月上中旬土温升至 17 ℃时即逐渐停止为害。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地下害虫
防治办法: (1) 加强预测预报。由于蛴螬为土栖昆虫 , 生活、为害于地下 , 具隐蔽性 , 并且主要在作物苗期猖獗 , 一旦发现严重受害 , 往往已错过防治适期。为此 , 对此类害虫必须加强预测预报工作。调查的时间一般从秋后到播种前进行。调查的方法是分别按不同土质、地势、水肥条件、茬口等选择有代表性地块 , 采取双对角线或棋盘式定点 , 每附则 ㎡ 2~3 个样点 , 每点查 1 ㎡ , 掘土深度 30~50(cm), 细致检查土中蛴螬及其它土栖害虫种类、发育期、数量、人土深度等 , 分别记入调查表中 , 统计每 ㎡ 中蛴螬平均头数 , 以辽宁省的防治指标衡量 ,1 头 /㎡ 为轻发生 ,1~3 头/㎡ 为中等发生 ,3 头以上/㎡为严重发生 , 必须采取防治措施。 (2) 农业技术措施防治 : 一是对于蛴螬发生严重的地块 , 在深秋或初冬翻耕土地 , 不仅能直接消灭一部分蛴螬 , 并且将大量蛴螬暴露于地表 , 使其被冻死、风干或被天敌啄食、寄生等 , 一般可压低虫量 15%~30%, 明显减轻第二年的为害。二是合理安排茬口。前茬为豆类、花生、甘薯和玉米的地块 , 常会引起蛴螬的严重为害 , 这与蛴螬成虫的取食与活动有关。三是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金龟子及其他一些蔬菜害虫 , 如菠菜潜叶蝇、种蝇等 , 对未腐熟的既肥有强烈趋性 , 常将卵产于其内 , 如施入田中 , 则带入大量虫源。而腐熟的有机肥可改良土壤的透水、通气性状 , 提供土壤微生物活动的良好条件 , 使根系发育快 , 苗齐苗壮 , 增强作物的抗虫性 , 并且由于蛴螬不喜食腐熟的有机肥 , 也可减轻其对作物的为害。四是合理施用化肥。碳酸氢铵、腐植酸铵、氨水、氨化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 , 散发出氨气对蛴螬等地下害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五是合理灌溉。土壤温湿度直接影响着蛴螬的活动 , 对于蛴螬发育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 15%~2096, 土壤过干过湿 , 均会迫使蛴螬向土壤深层转移 , 如持续过干或过湿 , 则使其卵不能孵化 , 幼虫致死 , 成虫的繁殖和生活力严重受阻。因此 , 在蛴螬发生区 , 在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前提下 , 对于灌溉要合理地加以控制。六是在温室、温床、大棚等保护地里 , 由于气温高 , 幼苗又集中 , 往往受害早、受害重。应及早发现蛴螬的活动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 药剂防治: 用 50% 辛硫磷乳油 100 倍液或 40% 乐果乳油 1000 倍液、 80% 敌百虫可溶性粉剂 1000 倍液喷洒或灌杀。 其他方法参见网目拟地甲。在测报调查时 , 每 ㎡  金针虫数量达 1.5 头时 , 即应采取防治措施。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细钻螺

下一篇:细角瓜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