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四纹丽金龟

作者:Popillia quadriguttata Fabrici 来源:Four spotted beetle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四纹丽金龟
害虫别名: 中华弧丽金龟 、 四斑丽金龟 、 豆金龟子
害虫学名: Popillia quadriguttata Fabricius
害虫英文名: Four spotted beetle
分类地位: 昆虫纲鞘翅目,丽金龟科,四纹丽金龟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7.5~12mm,宽4.5~6.5mm,椭圆形,翅基宽,前后收狭,体色多为深铜绿色;鞘翅浅褐至草黄色,四周深褐至墨绿色,足黑褐色;臀板基部具白色毛斑2个,腹部1至5节腹板两侧各具白色毛斑1个,由密细毛组成。头小点刻密布其上;触角9节鳃叶状,棒状部由3节构成。雄虫大于雌虫。前胸背板具强闪光且明显隆凸,中间有光滑的窄纵凹线;小盾片三角形,前方呈弧状凹陷。鞘翅宽短略扁平,后方窄缩,肩凸发达,背面具近平行的刻点纵沟6条,沟间有5条纵肋。足短粗;前足胫节外缘具2齿,端齿大而钝,内方距位于第2齿基部对面的下方;爪成双,不对称,前足、中足内爪大,分杈,后足则外爪大,不分杈。卵椭圆形至球形,长径1.46mm,短径0.95mm,初产乳白色。幼虫体长15mm,头宽约3mm,头赤褐色,体乳白色。头部前顶刚毛每侧5~6根成1纵列;后顶刚毛每侧6根,其中5根成1斜列。肛背片后部具心脏形臀板;肛腹片后部覆毛区中间刺毛列呈"八"字形岔开,每侧由5~8根,多为6~7根锥状刺毛组成。蛹长9~13mm,宽5~6mm,唇基长方形,雌雄触角靴状。
症状图: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苹果、荔枝、龙眼、桃、樱桃、山楂、李、杏、柿、葡萄、黑莓、榛、棉等
为害状描述:成虫食叶成不规则缺刻或孔洞,严重的仅残留叶脉,有时食害花或果实:幼虫为害地下组织
发生为害规律: 年生1代,多以3龄幼虫在30~80(cm)土层内越冬。翌春4月上移至表土层为害,6月老熟幼虫开始化蛹,蛹期8~20天,成虫于6月中下旬至8月下羽化,7月是为害盛期。6月底开始产卵,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卵期8~18天。幼虫为害至秋末达3龄时,钻入深土层越冬。成虫白天活动,适温20~25℃,飞行力强,具假死性,晚间入土潜伏,无趋光性。成虫出土2天后取食,群集为害一段时间后交尾产卵,卵散产在2-5(cm)土层里,每雌可产卵20~65粒,多为40~50粒,分多次产下。成虫寿命18~30天,多为25天。成虫喜于地势平坦、保水力强、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果园和田园产卵,一般以大豆、花生、甘薯地落卵较多。初孵幼虫以腐殖质或幼根为食,稍大为害地下组织。当10cm土层均温低于6.7℃时,幼虫开始向深土层转移,进入11月中旬开始越冬,翌春4月上旬上移,当20cm土温达到9.5℃时,幼虫移入表土层活动为害,老熟幼虫多在3~8cm土层里做椭圆形土室化蛹,成虫羽化后稍加停留就出土活动,当10cm米深土壤平均温度达19.7℃,成虫开始羽化,气温20℃以上进入羽化出土盛期,高于29.5℃成虫多静伏不动。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食叶害虫
防治办法: 此虫虫源来自多方,特别是荒地虫量最多,故应以消灭成虫为主。(1)早、晚张单震落成虫。(2)保护天敌。(3)地面施药,控制潜土成虫。常用药剂:5%辛硫磷颗粒剂,每"7㎡3kg撒施或50%辛硫磷乳油,每667㎡0.3~0.4kg加细土30~40kg拌匀成毒土撒施,或稀释500~600倍液均匀喷于地面。使用辛硫磷后应及时浅耙,以防光解。(4)树上施药。于果树接近开花前,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喷洒52.25%农地乐乳油或杀螟松,或马拉硫磷等常用有机磷剂15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20%甲氯菊酯乳油1500倍液以及其他菊酯类药剂及其复配剂皆有较好防治效果。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四星尺蛾

下一篇:土耳其斯坦叶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