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粟凹胫跳甲

作者:Chaetocnema ingenue (Baly) 来源:Millet flea beetle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粟凹胫跳甲
害虫别名: 粟胫跳甲 、 谷跳甲 、 糜子钻心虫 、 粟卵形圆虫 、 土跳蚤 、 地蹦子 、 麦跳甲
害虫学名: Chaetocnema ingenue (Baly)
害虫英文名: Millet flea beetle
分类地位: 昆虫纲鞘翅目 , 叶甲科,粟凹胫跳甲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 2.5~3(mm), 宽 1.5mm 。体椭圆形 , 蓝绿至青铜色 , 具金属光泽。 头部密布刻点 , 漆黑色。触角 11 节 , 第 3 节长于第 2 节 , 短于 4 、5 节。前胸背板拱凸 , 其上密布刻点.鞘翅上有由刻点整齐排列而成的纵线。各足基部及后足腿节黑褐色 , 其余各节黄褐色。后足腿节粗大。腹部腹面金褐色 , 可见 5 节 , 具有粗刻点。卵长 0.75mm, 长椭圆形 , 米黄色。末龄幼虫体长 5~6(mm), 圆筒形。头、前胸背板黑色。胸部、腹部白色 , 体面具椭圆形褐色斑点。胸足 3 对 , 黑褐色。裸蛹长 3mm 左右 , 椭圆形 , 乳白色。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粟、糜子、小麦、高梁、水稻
为害状描述:以幼虫和成虫为害刚出土的幼苗。幼虫为害 , 由茎基部咬孔钻人 , 枯心致死。当幼苗较高 , 表皮组织变硬时 , 便爬到顶心内部 , 取食嫩叶。顶心被吃掉 , 不能正常生长 , 形成丛生 , 华北群众叫作 " 芦蹲 " 或 " 坐坡 " 。成虫为害 , 则取食幼苗叶子的表皮组织 , 吃成条纹 , 白色透明 , 甚至干枯死掉。发生严重年份 , 常造成缺苗断垄 , 甚至毁种 。
发生为害规律: 吉林南部年生 1 代 , 少数 2 代 , 以成虫在表土层中或杂草根际 1.5cm 处越冬。 内蒙古、山西雁北、宁夏固原年生 2代。翌年 5 月上旬气温高于 15 ℃时越冬成虫在麦田出现 ,5 月下旬、 6 月中旬迁至谷田产卵 ,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进入第一代幼虫盛发期 , 一代成虫于 6 月下旬开始羽化 ,7 月中旬产第二代卵 , 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在 7 月下旬 ~8 月上旬 , 第二代成虫于 8 月下旬出现 ,10 月人土越冬。河北衡水、河南开封年生 2~3 代。成虫能飞善跳 , 白天活动 , 中午烈日或阴雨天气多潜伏在叶背或叶鞘及土块下 , 喜食谷子、糜子叶面的叶肉 , 仅残留表皮 , 形成白色纵纹 , 严重的致叶片纵裂或干枯。成虫一生交尾多次 , 可间断产卵 , 多把卵产在谷子根际表土中 , 少数产在谷茎或叶鞘及土块下 , 每雌虫一生可产 100 粒卵 , 卵期 7~11 天 , 初孵幼虫喜欢为害 6~1Ocm 高的谷苗。每株有虫 l~2 只 , 幼虫孵化后沿土表爬行至谷茎的基部 , 蛀入谷茎基部为害 , 受害谷苗心叶萎蔫, 形成枯心苗 , 别于粟灰螟。幼虫共 3 龄 , 历期 10~15天 , 老熟幼虫从谷苗近地表处咬孔钻出 , 在谷株附近钻入地下 2~5(cm) 土中作土室化蛹。蛹期 8~12 天。气候干旱少雨的年份、早播春谷、重茬谷子易受害。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食叶害虫
防治办法: (1) 适期晚播 , 躲过成虫盛发期可减轻受害。 (2) 间苗、定苗时注意拔除枯心苗 , 集中深埋或烧毁。 (3) 谷子播种前用种子重量 0.2% 的 40% 辛硫磷乳油拌种。 (4) 播种时 , 每 667㎡ 用 5% 丙硫克百威 ( 安克力 ) 颗粒剂 2kg 处理土壤。 (5) 在谷子出苗后 4~5 叶期或谷子定苗期喷洒 5% 氯氰菊酯乳油 2500 倍液或 5% 来福灵乳油 2500 倍液、 2.5% 溴氯菊酯乳油 3000 倍液 , 每 667㎡ 喷对好的药液 75L 。 (6) 也可喷撒 2.5% 敌百虫粉或 3% 速灭威粉剂 , 每 667㎡ 1.5~2kg。(7) 用 40% 辛硫磷乳油 150ml 或 40% 毒死蜱乳油每 667㎡ 200 ~400ml, 拌细土 20~25kg 撒在谷株附近。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粟秆蝇

下一篇:苏铁褐点盾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