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十四点负泥虫

作者:Crioceris quatuordecimpunctata 来源:Spotted asparagus beetle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十四点负泥虫
害虫别名: 细颈叶甲
害虫学名: Crioceris quatuordecimpunctata (Scopolic)
害虫英文名: Spotted asparagus beetle
分类地位: 昆虫纲鞘翅目,负泥虫科,十四点负泥虫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形态描述: 成虫长椭圆形,北方的成虫体长5.5~6.5(mm),南方体长6.1~7.1(mm),宽2.5 ~ 3.2 (mm) , 体棕黄色或红褐色,并具黑斑,头前端、眼四周、触角均黑色,其余褐红色。头部带黑点,触角11节短粗。前胸背板长略大于宽,前半部具1字形排列的黑斑4个,基部中央1个,小盾片黑色舌形,每个鞘翅上具黑斑7个,其中基部3个,肩中部2个,后部2个。体背光洁,腹部褐色或黑色。卵长1~1.25(mm),宽0.25mm,初乳白色至浅黄绿色,后变深褐色。幼虫寡足型,初孵化时,虫体灰黄色至绿褐色,头、胸足、气孔黑色。2龄后乳黄色。老熟幼虫体长6mm,腹部肥胖隆起,体暗黄色光亮,3龄幼虫以后,头胸部变细,腹背隆起膨大,脏门在背面,体外常具泥状粪便,故名14点负泥虫。离蛹长5~6(mm),宽2.5~2.9(mm),鲜黄色,可见触角、足、翅等。土茧椭圆形。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石刁柏、小麦、文竹
为害状描述:成、幼虫啃食芦笋嫩茎或表皮,致笋株畸形或食成光杆,造成笋株变矮畸形或分枝,拟叶丛生,严重的干枯而死。
发生为害规律: 在山东、华北年生3~4代,天津年生4~5代,陕西5代,以成虫在笋盘四周的土下或残留在地下的枯茎里越冬。翌春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出土活动,4月中旬产卵。卵期3~9天。4月下旬~5月上旬是成、幼虫第一次为害高峰期。一代发生于5月中旬至7月下旬,6月中旬进入卵孵化盛期,7月初为幼虫为害第二高峰期。幼虫期7~10天,共4龄。二代发生于6月下旬至9月上旬,8月上旬是卵孵化盛期和幼虫为害高峰期。三代于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发生。秋季气温高,降雨少的年份可发生第四代。据观察日均温20℃,预蛹期3天,蛹期6~8天,成虫寿命50多天,个别百余天。越冬成虫春季出土后,先在育苗地取食嫩茎、啃食表皮,7月上旬成虫转移到大田笋株上,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入为害高峰期,成、幼虫世代重叠,成虫具假死性,能短距离飞行。幼虫行动慢,4龄进入暴食期,老熟后钻入土中在笋株茎基1-2(cmm)处结茧化蛹。成虫交尾3~4天后可产卵,散产在叶茎交界处或嫩叶上。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蛀杆害虫
防治办法: (1)清笋园除虫,冬前或翌春及时清除笋田枯枝落叶,拔除枯茎集中烧毁,消灭越冬成虫。(2)于越冬代成虫出土盛期喷洒0.6%无名霸(苦参烟碱醇液)1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 (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3)掌握在14点负泥虫卵孵化盛期对育苗田和不采笋田喷洒上述杀虫剂,利于把该虫控制在低龄抗药性小的阶段,压低一代成虫数量,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7月上旬大田放垄后,采笋田于8月上旬进入卵孵化盛期和幼虫为害高峰期,是防治该虫关键时期。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石榴巾夜蛾

下一篇:肾圆盾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