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中文名: |
蛇眼蚧 |
害虫别名: | 樟盾蚧 、 山茶圆介壳虫 、 茶圆介壳虫 、 蛇眼臀网盾蚧 、 樟圆蚧 |
害虫学名: |
Pseudaonidia duplex (Cockerell) |
害虫英文名: |
Camphor scale |
分类地位: |
昆虫纲同翅目,盾蚧科,蛇眼蚧 |
为害作物: |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
形态图: |
没有形态图信息! |
|
形态描述: |
介亮雌虫介壳圆形,背面隆起,直径2~3(mm),暗褐色,边缘浅褐色稍带白边,背侧有2个若虫脱皮壳,黄褐色。成虫雌成虫体长1.1mm,卵圆形,紫色,无翅。前胸、中胸之间具1深缝沟,臀板背面具花纹。雄成虫体长0.7mm,翅展1.8mm,紫色,复眼黑色,触角10节丝状,翅白色。卵长0.2mm,椭圆形,浅紫色。初孵若虫椭圆形,浅紫色,触角、口器和足发达。2龄若虫的触角、足消失,体长0.7mm。蛹长0.7~0.8(mm),长椭圆形,淡紫色。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为害症状: |
为害作物名: | 茶树、油茶、樟树、柑橘、苹果、柿、桃、梨、栗、杨梅 |
为害状描述: | 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的汁液,受害严重的枝干稀疏,茶丛矮小,树势衰弱或叶片大量脱落,枝干枯死。 |
|
发生为害规律: |
浙江年生2代,台湾年生4代,以受精雌成虫在茶树枝干上越冬。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翌年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进入盛孵期。7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开始产卵,8月中旬进入孵化盛期。10月底~11月初雄成虫盛发,羽化后在枝干上迅速爬行,找寻雌虫交尾。雌成虫把卵产在介壳里,每雌产60粒,多者200余粒。初孵若虫找到适合部位把口针插入枝、叶组织里固定不动,吸食汁液,开始在体背分泌黄白色蜡质物。天敌主要有红点唇瓢虫、跳小蜂等。 |
预测预报: |
|
为害分类: |
吮吸式害虫 |
防治办法: |
(1)冬季或早春卵孵化前,剪除徒长枝和落叶未干枯的有虫枝条,可减少虫源。(2)重点防治第一代在早春剪枝后,若虫孵化盛末期,喷洒25%亚胺硫磷乳油800~900倍液。 |
为害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