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鳃蚯蚓

作者:Branchiura sowerbyi Beddard 来源:Sowerby red worm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鳃蚯蚓
害虫别名: 红砂虫 、 鼓泥虫
害虫学名: Branchiura sowerbyi Beddard
害虫英文名: Sowerby red worm
分类地位: 环形动物门贫毛纲原始贫毛目、鳃蚯蚓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没有形态图信息!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50~80(mm),红色至红褐色,体节多于120个,在身体后部60~70节背腹正中线上,生有细长的丝状熄,身体前部埋在土壤中,后部有鲸的部分则伸出土外,呈波形摆动,进行呼吸,遇有惊扰时缩入土中。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各种蔬菜、水稻
为害状描述:在菜田或水生蔬菜田的泥土中取食腐植质,一般不直接为害菜苗,但由于其身体鳃部在泥土中翻动,常把种子翻埋土下,不再发芽,或致幼苗倒伏,造成缺苗断垅。在稻田或水生蔬菜田的泥土中取食腐植质 , 虽然不直接为害稻苗 , 但由于其身体鳃部在泥土中翻动 , 常把种子翻埋土下 , 不再发芽 , 或致幼苗倒伏 , 造成缺苗断垄。 2004 年 , 湖北兴山县水稻田 667㎡ 虫量达 56.8 万头 , 致秧苗停止生长 , 不分蘖 , 严重的死苗 70%。
发生为害规律: 在低洼、腐殖质多的烂泥田及过水田发生多,常20~30头群居,多时可达100头以上,烂泥层浅的沙土地发生少,早春地表l0cm处气温达12℃时开始活动,逐渐转向地表。20℃时最活跃。当土温达到21℃,土壤相对湿度高于50%时,尤其是春季地表温度高于深层土温时,湿度大,蜓蚓则上升到地表活动和繁殖,部分鳃毛伸出泥外,作波状摆动,在24小时能排粪泥20~30次,这时对幼苗容易造成伤害。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地下害虫
防治办法: (1)用0.1%茶枯水淋根部,用量每667㎡秧苗,用茶枯5~10(kg)对水250 ~ 300 (kg)即可控制其为害。(2)喷洒9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50倍液防治蜓蚓有效。(3)采用辛硫磷防治时,每667㎡用50%辛硫磷乳油50mL,先用少量水稀释后再拌细砂30kg撒施,也可用上述剂量对水60kg喷雾。(4)鳃蜓蚓为害重的地区,要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实行间歇灌水或水旱轮作等农业措施。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三点盲蝽

下一篇:茸喙丽金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