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描述: |
成虫体长14~18(mm),翅展34~38(mm)。下唇须发达,斜向下伸,状似鸟嘴。常见有两种类型。一类成虫前翅紫褐色,密布黑色细点,外横线、内横线棕色波浪状,肾纹具黑边;后翅棕黑色,后缘基半部生1黄色回形大斑纹,臀角、近外缘中部、翅中部各生1个橙黄色小斑。另一类成虫前翅中部深棕色,前缘近顶角处生1半月形浅褐色斑,后缘具浅褐色波形宽带;后翅同上。末龄幼虫体长30~35(mm),体色多变,常见有3种色型。黑色纵带型头部黑色,背线绿色,亚背线白色,气门上线宽,呈黑色纵带状,气门线白色。淡绿型头部浅绿色,体浅绿色,黑色纵带消失,仅存亚背线、气门线4条白色纵线。黑褐型全体黑褐色,似小地老虎,其亚背线、气门线仍为白色,别于小地老虎。蛹长14~17(mn),红褐色。卵直径0.6~0.7(mm)半球形,卵面具放射状纵脊,污白色,顶部棕褐色,卵面生1棕色环。 |
发生为害规律: |
北方多年生1代,陕西关中部分2代,越冬代成虫于5月中旬至6月下旬发生,成虫把卵产在新梢、叶片背面。1代幼虫为害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1代成虫发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北京、山西等地发生略晚,1代幼虫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未见2代幼虫为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