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果树

龙眼

作者:未知 来源:热带农业科教网 发表时间:2005-02-26 点击:
【字号:   打印

龙眼(Dimocarpus longan或Euphoria longana),英文名Longan,无患子科,原产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等省、区亦多有栽培。海南岛中部及西南部地区有野生龙眼分布,并且通常是当地半落叶季雨林中的优势树种;云南省西部、西南部亚热带地区有大面积野生龙眼群落,东南部低丘疏林中也有野生龙眼分布。
  世界龙眼产地以亚洲为主,中国、泰国为两大主产国,印度、越南、菲律宾、缅甸、马亚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亦有栽培。19世纪以后,龙眼传入美洲、非洲、大洋洲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澳大利亚对引种龙眼较为重视。我国栽培龙眼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四川、云南等省区有栽培,贵州、浙江也有少量种植。
  龙眼营养价值较高。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测定,每100g鲜果肉含水分81.4g,蛋白质1.2g,脂肪0.1g,碳水化含物16.2g,热量298.2kJ,粗纤维0.2g,灰分0.9g,钙12mg,磷26mg,尼克酸1.0mg,抗坏血酸60mg。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农学院分析,果实含全糖12.38%~22.55%,还原糖3.85%~10.1%,总酸0.096%~0.109%,每100g果肉含维生素C43.12~163.7毫克。
  龙眼自古被视为滋补品,经常食用有补心、益脾、养血、安神、壮体之功效;另据试验,龙眼果肉有抑制衰老酶(黄素蛋白酶)活性,及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生长之作用。
  龙眼主要是作为鲜果食用。此外,用鲜果加工制成的龙眼干、龙眼肉也是传统名产,另糖水龙眼罐头也颇受消费者欢迎。
  龙眼是南亚热带地区优势树种,除作果树栽培外可用于绿化,并且是优良的蜜源植物。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龙眼栽培品种约200个,以闽粤两省居多,其中主要栽培品种有20多个。如:
  1.福眼  福建省泉州市普遍栽培。产量高,果大(13.9g),肉厚,皮较薄,品质中上,全糖量14.3%~15.5%,最适罐藏,亦可焙干(但壳易凹陷或破裂),鲜食味偏淡。较抗鬼帚病,抗旱力较强。大小年结果现象较明显。
  2.水涨  产于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县。高产稳产,适应性强,果大(14.1g)、肉脆、汁多,品质中上,全糖量11.9%~12.4%,适于罐藏和鲜食。果实不耐贮藏,焙干时壳易凹陷,培干率低。
  3.乌龙岭  出于福建省仙游县郊尾塘边的乌石村而得名。本种产量高、果大(12.6g),全糖量高(18.4%)、皮厚、核大、培干率高,产品外形美观,为福建莆田、仙游产区最主要的制干良种。亦宜鲜食,但核偏大,大小年结果明显。
  4.油潭本  出自福建省莆田县华亭乡油潭村。丰产稳产,成熟期较迟,果大(12.4g),品质中上,全糖量高(16.9%),核大、皮厚、培干率高,培后壳不凹陷,亦不易破裂,为制干良种。亦宜鲜食,但核较大,易患鬼帚病。、
  5.红核仔  福建省福州市主栽品种。产量高,不易落果,耐旱力较强,味浓甜(全糖量17.1%),品质上,适宜鲜食。但果较小(7.5g),大小年结果明显,应从中选出大型果的优良单株或品系。
  6.石硖  为广东省栽培最多的品种,产广东南海、中山、番禺、广州等地。高产、优质、肉厚、质爽脆,全糖量高(22.6%),核小。可食率高,为广东名牌鲜食优良品种,亦可制干,培干率高,产品上乘,但果实偏小(7.5~10.6g)。易感染鬼帚病。
  7.草铺种  出自广东省潮安县枫洋,为粤东地区主栽品种。果实圆球开或略扁,果中大(9.7g),品质中等,可溶性固形物18.9%。采收期长,可树上留果至中秋节前后采收,仍不影响果实品质。
  8.大广眼  为粤西地区广泛栽培的品种之一,以高州县为最多。果较大(10.5g),肉厚,质爽脆,全糖16.8%。未见鬼帚病。早熟。
  9.双孖木  出自广东省高州县曹江区,是粤西的主栽良种,现珠江三角洲也普遍栽培。果大(约12g),可食率高,全糖量高(20.7%),质脆,品质上,制干率高。少见鬼帚病。
  10.大乌圆  果大叶乌绿而得名,为广西主栽品种,广东省花县等地也有栽培。果特大(18.3g),肉厚,肉质较软,味较淡(全糖量13.5%),适宜鲜食、罐藏及加工桂圆干和桂圆肉。较抗鬼帚病,大小年结果较明显。
  11.广眼  广西主栽品种。适应性强,抗鬼帚病,果实中大(9.55g),味甜肉脆,全糖量15.7%,适宜鲜食和加工。大小年结果不明显。
  12.粉壳  台湾省栽培最多的品种。果实黄褐色,果粉多于其他品种,故名。本种适应性强,丰产稳产,果较大(9.1~12.7g),肉厚,质脆味甜,可溶性固物17%~20%,宜鲜食和制干。
  13.红壳  台南一带的主栽品种。因果壳深褐色,而得名。果重11.1~14.6g,可溶性固形物18.2%~21.0%,可食率65%~66%,果实成熟期8月上中旬。果大而甜,丰产。
  14.扁匣榛  产于福建省长乐县。晚熟,果较大(11.0g),含糖量高(全糖18.9%),是鲜食良种,亦宜培干,果实极扁为其主要特征。
  15.八月鲜  1959年四川泸州市园艺科学研究所从实生树选出。较早熟丰产,果大(12g),肉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是鲜食品种。亦宜制干、制罐。
  16.东壁  原种出自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较丰产,果较大(11.0~12.6g),肉厚,质脆,浓甜,有香气,全糖量高(19.8%~22.2%),品质优,为鲜食优良品种。1992年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鲜果较耐贮藏,亦宜制干,培干率高,产品优,罐藏亦宜。抗鬼帚病较差,果中大,有大小年结果现象。
  17.储良广眼  母树出自广东省高州分界区储良乡乡府院内。粤西地区表现很好,现珠江三角洲普遍栽培。丰产稳产,果穗大,果粒着生紧凑,果大(13.7g)而均匀,可食率高,质脆,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22.3%,培干率高,是鲜食和加工良种。1992年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

(责任编辑:sjfzxadmin)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