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长发育
节瓜生育期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开花结果期。
1、发芽期 从种子萌发到子叶展开。在30℃左右约需7-10天完成。节瓜种子易发芽,种子经处理,播种后4-5天即可出苗。
2、苗期 从子叶展开到开始抽生卷须,在20℃左右约需25天完成。此期是营养生长的初始阶段,蔓叶生长并开始抽生功能叶。
3、抽蔓期 从抽生卷须到植株开始现蕾开花,在20-25℃下约需10天完成。此期是营养生长延续阶段,如条件适宜,则没有抽蔓期或很短的抽蔓期。在这个时期,栽培上应供应充足的肥水,使蔓叶生长迅速,为开花结果打好基础。
4、开花结果期 从现蕾开花到果实成熟,在25-30℃下约需40-60天完成。此期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时期,对肥水的吸收量大,雌花发生迟早、结果率与品种有关,一般主蔓上5-8节发生第一朵雌花,以后连续分化4-5节雄花,再分化一个雌花,雌雄花如此交替发生,50片叶内共发生5-7朵雌花,侧蔓一般在第1-2节开始分化雌花,以后也是雌雄花交替发生,但侧蔓的雌花结果率只有不到1%,所以节瓜主要靠主蔓结瓜。此期的长短,因栽培季节和栽培技术不同而异,春节瓜生长期长,秋节瓜较短,栽培管理得当,可延长开花结果期,提高产量。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节瓜的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与冬瓜基本相同,适于较高温和较强的光照。
1、温度 节瓜各个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种子发芽期,在30℃左右发芽块,最适温度25-28℃,低于20℃发芽缓慢;幼苗期,可以忍受较高或较低的温度,20-25℃生长良好,15℃以下生长缓慢,长时间10℃以下会发生冻害;抽蔓期温度在于20℃左右为宜,25℃以是生长快,但生长纤弱;开花结果期适于较高温度,20-30℃之间对开花结果有利,30℃左右仍能正常结果,15℃以下开花授粉不良,果实发育缓慢,种子不够饱满。
2、光照 节瓜属短日性植,但对光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多数品种在长日照下或短日照下都能正常发育,较短光照下,幼苗生长缓慢,但花芽分化早,第一雌花发生早,节位低,节瓜对光照强度要求严格,在各个生长时期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故节瓜不宜在大棚栽培,大棚栽培易徒长且产量不高。
3、水分 节瓜根群发达,吸水力强,但对水分要求严格。在幼苗期需要水分不多,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此期如果土壤湿度过大,容易发生幼苗猝倒病。抽蔓期蔓叶生长加快,对水分的需求逐步增多。开花结果期需大量的水分,后期要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有利于开花和果实的膨大。
4、土壤营养 节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从砂质土至粘质土均可以生长,而以土层深厚的砂壤土、壤土或粘壤土为好,且要求排水良好。
节瓜对土壤营养要求一般,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比较均衡,在开花结果期吸收量大,尤其是果实发育前期和中期,栽培中应施完全肥料,不可偏施氮肥。
主要类型和品种
节瓜按果实形状可分为短圆柱形和长圆柱形,按栽培季节及适应性可分为春节瓜类、夏季瓜类和秋节瓜类。其中适宜春植品种有菠萝种、乌皮七星仔、黑毛种、七星仔、七星波罗仔、冠强2号节瓜等,秋节瓜类,现有品种均可秋植,但以子鲤鱼为主。
现就广东、海南等地常栽品种介绍如下:
1、菠萝种 生长势强,侧蔓多,主蔓第5-6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4-6节着生1个雌花,瓜短圆柱形,长23厘米左右,横径11厘米左右,瓜黄绿色,被茸毛,肉质致密肉白色,品质好,单瓜重500克,早熟,家春植,生长期120-130天,一般亩产2500千克。较耐寒,抗病力中等,耐贮运。
2、七星仔 生长势强,侧蔓多,主蔓上第5-7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2-4节着生1个雌花或连续4-5节着生雌花。瓜圆柱形,长21厘米,横径6厘米,青绿色,有光泽,有绿白色斑点,肉白色,肉质厚而结实,品质好,单果一时250克左右,成熟瓜被白色蜡粉,适应性强,早熟,春植为主,也可夏秋植,生长期90-120天,一般亩产2000千克左右。耐寒力和抗病力中等。
3、子鲤鱼 生长势较强、侧蔓多,主蔓第3-5节着生第一雌花,多数植株每隔2-5节连续着生2个雌花,瓜圆筒形,长21厘米,横径6厘米,被茸毛,青绿色,具光泽。瓜肉白色、品质好,单瓜重500克左右。适应性强,春夏秋植均可,生长期80-120天,一般亩产2500千克。耐寒力中等,抗病力较强。
4、黄毛种 生长势中等,分枝多,主蔓第7-15节着生第一朵雌花,以后每隔5-6节着生1雌花,瓜细长而顶端稍尖,长18-20厘米,横径5-7厘米,皮色黄绿,具茸毛,故称黄毛种。肉质松软,水分较多,有时带微酸味,品质中等,单果重350克左右,成熟瓜被白色蜡粉,宜春播,生长期70-100天,一般亩产2500-3000千克。
5、大藤 生长势强,侧蔓多,主蔓第7-14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5-7节着生1个雌花,瓜长圆筒形,长21厘米,横径6厘米,青绿色,顶部稍弯而尖,且具浅纵纹。肉白色,品质好,成熟瓜被白色蜡粉,中熟,较耐热,适宜夏播,生长期100-120天,一般亩产2500-3000千克。
6、冬瓜身 生长势较强,分枝力中等。主蔓第7-14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5-6节着生1雌花,瓜圆筒形,长23厘米,横径7.5厘米,被硬茸毛,浓绿色,地斑点,肉质致密,品质优良,成熟瓜青绿色,被蜡粉,单瓜重650克。中熟、耐热,适家夏秋种植,生长期90-100天,一般亩产2500千克。抗病力较强。
7、乌皮七星仔 生长势强,分枝多,主蔓第4-8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4-6节着生1雌花,亦有连续2节着生雌花结果的,瓜圆筒形,长18-21厘米,横径6-7厘米,有硬茸毛,浓绿色,具暗纵纹,有花斑,瓜顶端略圆,肉厚、白色。成熟瓜无蜡粉,单瓜重500克左右。早熟、较耐寒,适宜春植,生长期120-140天,一般亩产2000-25000千克。
8、七星波罗仔 生长势强,侧枝较多,主蔓第5-7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5-6节着生1雌花,瓜短圆筒形,长15-18厘米,横径7厘米,瓜皮绿色,有浅绿色星点,被硬茸毛,肉厚白色,品质良好。单瓜重550克左右,成熟瓜无蜡粉。耐寒力强,适宜春播,生长期120-160天,一般亩产2000-25000千克。抗病力强,耐贮运。
9、冠星2号节瓜 系广东省广州市蔬菜研究所近年育成的新品种,生长势强,侧蔓较多,春植主蔓第4-6节着生第一雌花,秋植第一节痛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2-3节着生1雌花,有时连续几节着开雌花。商品瓜圆筒形,长18.5厘米,横径7.3 厘米左右,单瓜重500克左右,瓜深绿色,有点状黄花斑,无棱沟瓜,肉厚致密,微甜风味好,品质佳。早熟,春植亩产3000-3500千克,秋植亩产1500-2000千克,耐热性较强,适应性广,抗病。
其中,冠星2号节瓜、菠萝种、七星仔、子鲤鱼是广州、海南等地畅销和出口的主栽品种。
三、主要栽培技术
(一)播种季节与品种选择
1、栽培季节 节瓜适宜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生穆斯林,而且其生长过程适宜于温度由低至高的变化,同时要求日照充足,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为宜,所以华南地区以春种为最好,春节瓜一般12月下旬至翌年3月播种育苗,4-6月采收,海南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较高,可以提前在冬季(10-12月)播种,春节前后采收,此时北运销路较好,广东,广东等地区一般在1-3月播种,4-6月收获。
2、品种选择 栽培的品种应根据栽培目的和栽培季节来选择,如冬春反季节种植应选早熟、耐寒、耐潮湿的品种,如乌皮七星仔、子鲤鱼、黄毛种等。
(二)播种与定苗 节瓜种子发芽很不整齐,无论直播或育苗,播前都应做好浸种催芽工作,播种前先行种子消毒,其做法是将种子浸于50℃温水4-6小时至冷却,洗净捞出,吹干,置于温暖处(30℃左右)催芽,待芽长出约1.5厘米时播种,直播栽培,穴距50~60厘米,每穴2-3株,营养钵育苗,苗龄20-30天后移植大田,株距15-20厘米,若超过35天,则定植后生长势弱,产量不高,一般亩植1700-2500株。
冬春节瓜播种后防寒保苗是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可用薄膜或稻草覆盖防寒,也可用营养钵育苗,薄膜防寒,大田定植。
(三)整地作畦与施基肥 节瓜喜湿怕涝,吸收力强,故节瓜栽培应选地势开阔较肥沃的向阳地,如选用坡地,要靠近有水源灌溉的地块,提前翻耕整地。
节瓜生长期长,多病,不宜与瓜类作物连作,需进行3-5年,水旱轮作有利防病,尤其是稻瓜连作。故冬春节瓜宜选晚稻种植,晚稻收割后,随即犁冬晒白,耙碎整平后起畦。一般畦宽2米(包沟),畦高30-40厘米,以利排灌,起畦后一般每亩沟施或穴施基肥如粪肥、如晒干后施用,可有发热防寒作用。施完基肥,按期定植。
(四)田间管理
1、追肥 节瓜吸收力强,且茎叶繁茂,不断连续结果,是需要养分较多的蔬菜,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较均衡,除施足基肥处,在整个生长期内,需持续供给氮肥,一般5-7天追一次肥,并逐步增加用量和浓度,开花结果后,还需要增施磷钾肥,以保持蔓叶良好生长和不断结果,追肥大致可分干肥和水肥两种。当节瓜长出4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培干肥,在畦两边植株旁开沟施猪牛粪、草木灰,土杂肥等500千克/亩,施后培土覆盖(晴天用湿泥盖,肥效更佳)。采收3-4次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亩施复合肥30千克,另加土杂肥200千克,此外,需根据瓜苗的生长情况,适当追施人畜粪尿等于等速效肥和微肥,如追肥以人粪尿计,共追肥3次,幼苗期以前施用浓度约为10%-15%,抽蔓期约为30%,开花结果期约40%-50%。
冬春节瓜前期气温低,苗期塑料布控制施肥,抑制生长,提高其抗寒力,此外还要注意,追肥不要在大雨前施,也不要在雨后立即施,不要偏施速效氮肥,特别是高浓渡速效氮肥,否则容易引起枯萎病和疫病。
2、灌溉 节瓜吸收力强,蒸腾作用旺盛,故在其整个生育期间,需供应充足的水分,保持土壤高度湿润,以保证茎叶的旺盛生长和正常开花结果,在抽蔓期以前,需要水分较少,故在播种齐苗后,不宜淋水过多,防止前期蔓叶生长过旺,特别是冬春节瓜前期气温低,苗期适当控水,可提高其抗寒力,节瓜开花结果以后需要水分较多,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漫灌。雨大要及时排水,若经常受浸,则会出现死藤和烂瓜的现象,大大影响产量。
3、中耕与培土 节瓜喜湿,生长期间多施肥,勤浇水,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故应适时中耕,一般在搭架前行1-2次,第一次稍浅,第二次稍深,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养分的消耗和病虫害的发生,中耕时结合培土。
采用穴播的宜在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及时间苗,每穴留1-2株,并用塘泥干或畦面呢围放于植株基部(广州市郊菜农称为“盆头”)。节瓜在生长盛期,还常结合培肥于畦边,进行刨坑盖畦或湿泥盖畦也是培土作业的一种。用湿泥盖畦一定要选拔晴天进行。节瓜的培土工作,全生长期间共进行1-2次便可,如培土次数过多,既花费劳力,经济上也不合算。
4、搭架整蔓 当节瓜幼苗苗高25厘米左右出出卷须时,即应插竹(木)搭架引蔓,以后每隔2-3天引蔓一次,引蔓宜在下午进行,以免使茎蔓折断。节瓜搭架方式有“人”字架、一条龙和平棚三种。华南地区用平棚或“人”字架,以“人”字架为多。因为节瓜的叶蔓及果实负荷很重,采用“人”字架的节瓜蔓不易被风、雨等外力摧毁,在高温干燥天气还可提高架内湿度和降低温度,有利于节瓜的生产发育,而且插“人”字架比平棚节省材料或成本低,平棚分高、低两种,而且插“人”字架比平棚节省材料或成本低。平棚分高、低两种,有些坟,栽培瓜采用高平棚方式,这种搭架方式通风性能良好 ,雨季能有效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管理操作也较方便,但搭架材料多,成本较高。
节瓜蔓叶繁茂,可以通过植株调整控制其营养生长,以利合理密植,更好地利用土壤和空间营养条件,促进坐果与果实发育,提高产量。节瓜前期以主蔓结瓜为主,后期转向侧蔓,因此培育健壮的主蔓非常重要,由于其侧蔓较多,故应经常及时地摘除侧蔓,才能培育健壮的主蔓,主要的整蔓方式如下:
(1)“人”字架节瓜 坐瓜前摘除全部侧蔓,坐瓜后留3-4个侧蔓,其余侧蔓摘除,主蔓打顶或不打顶。
(2)平棚节瓜 坐瓜前后均摘除全部侧蔓,使养分集中。
整蔓的同时,做好引蔓工作,使蔓叶均匀分布,提高光能利用率,把理想的着瓜位放在棚架的适宜位置上。
(五)采收 节瓜以嫩果供食,一般开花后7-10天果重0.5千克左右便可采收,否则,食用品质下降,且影响以后的坐果和果实发育,降低产量。出口节瓜应适当早采,一般单瓜重150-200克左右采收,节瓜采收要轻装轻放,以免损坏腐烂。
(责任编辑:WangQiang)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