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丝瓜栽培技术

作者:未知 来源:热带农业科教网 发表时间:2005-02-27 点击:
【字号:   打印
一、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生长发育 丝瓜自播种到采收结束约需100-120天,一般条件适宜时,种子发芽期约需5-7天;幼苗期约需15-25天;抽蔓期约需10天左右;开花结果期约需60-80天。一般植株先发生数节雌花,以后每节都能开花,或雄花或雌花。为使丝瓜多坐果,调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很重要,一般茎蔓长势旺的结果多,反之少。但如茎蔓过旺,造成徒长,会影响坐果,过早坐果,会使茎蔓生长受阻。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丝瓜种子发芽期适温为25-35℃,20℃以下发芽缓慢;幼苗期生长适温为25-30℃;抽蔓期和开花结果期生长适温为20-30℃,能耐35℃以上高温,生长最适温度为18-24℃,10℃以下生长停滞。
  2、光照 丝瓜为短日照植物,但要求阳光充足,春植丝瓜,生长发育初期正处玩于短日照条件下,雌花发育多而早,坐果率高,所以春植丝瓜一般比夏秋植丝瓜产量高。
  3、水分 丝瓜喜高湿湿润环境,需水多,在瓜类蔬菜中耐湿性最强,积水之怕仍能健壮生长。既要有充足的土壤水分,也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
  4、土壤和营养 保水性好的粘壤土最适栽培丝瓜。丝瓜生长期长,结果多,需肥量大,在整个生育期,要求氮、磷、钾肥并重施用。
  二、主要类型和品种
  丝瓜按果棱有无,可分为无棱丝瓜(也叫普通丝瓜)和有棱丝瓜,华南地区主要栽培有棱丝瓜。
  (一)无棱丝瓜 俗称“水瓜”。果实从短圆筒形至长棒形,多为长圆筒形,无棱,果肉多,单瓜较重。华南地区栽培无棱丝瓜不多,其品种也较少。通常栽培的品种为长度水瓜,其果实呈长圆筒形,一般果长55厘米,横径5厘米左右,果皮绿色,一般单果重700-800克,叶掌状七裂,绿色,茎蔓分枝力强。另处还有一些零星种植的自种自留种的品种,如海南的竹竿丝瓜、长筒丝瓜、米管丝瓜等。
  (二)有棱丝瓜 华南一带栽培较多,春、夏、秋均可栽培。瓜皮有棱,果实棒形。其主要品种有:
  1、绿旺丝瓜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育成。植株长势强,果实长棒形,长约60厘米,横径4-5厘米,单瓜重400-500克。嫩果皮深绿色,皱纹较少,棱边墨绿色。皮薄肉厚,肉白色,柔软,味甜、品质优,早中熟,播种到始收约45-65天,可延续采收35-70天,适应性广,耐寒力强,抗逆力较强。
  2、青皮丝瓜(又叫双青丝瓜)广州市地方品种。植株分枝力强,叶青绿色,主蔓第9-10节着第一雌花,果实长棒形,长40-50厘米,横径4.5-5.5厘米,嫩果皮青绿色或黄绿色,肉白色,品质优良。单瓜重约250-500克。中晚熟,生育期100-140天,高产,耐热,耐湿。
  3、乌耳丝瓜 广东省新会且地方品种。植株分枝力强,叶浓绿色,主蔓第8-12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棒形,长40厘米,横径4-5厘米,嫩果皮浓绿色,具10棱,棱边墨绿色,肉白,皮薄,单瓜重250克,早中熟,生育期80-120天。
  4、棠东丝瓜 植株分枝力中等,主蔓第8-10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短棒形,长30-40厘米,横径4-5厘米,嫩果皮暗绿色,有皱纹及白点,品质中等,单瓜重150-250克,主要特点是长日照季节栽培,仍能较早发育。
  5、海南丝瓜 为海南省丝瓜主要栽培品种。植株分枝力强,叶淡绿色,果实短棒形,长18-28厘米,横径5-9厘米,嫩果皮暗灰绿色,皮较粗,棱硬,果肉白,产量高,耐贮藏。
  6、3号丝瓜 广州市白云区蔬菜科学研究所育成。植株蔓长5米,侧蔓我,主蔓第9-11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55-60厘米,横径5.2厘米,具10棱,棱墨绿色,肉厚3.8厘米,单果重400-500克,耐热,耐湿性强,肉质软滑,品质优。
  7、夏棠1号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育成。以主蔓结果为主,侧蔓少而短,主蔓第10-12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55-65厘米,横径5.5-6.0厘米,青绿色,具10棱,棱墨绿色。单果重500-600克,对生长日照条件不敏感,适应性广,耐热,抗角斑病和白粉病,不抗霜霉病,耐贮运,肉质致密,味甜,品质优。
  8、天河夏丝瓜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蔓长4-5米,主蔓结果为主。主蔓第10-13节起着生雌花,果实长55-70厘米,横径5.0-5.5厘米,深绿色,单果重350-450克,适应性广,耐热,耐湿性强,抗角斑病和白粉病,耐贮运,肉质致密,纤维少,品质好。
  三、主要栽培技术
  (一)露地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华南地区冬春反季节丝瓜生产,一般播种期为7月至次年2月,具体播种时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栽培目的等而定。
  2、支架方式 丝瓜为蔓性作物,应搭支架供其攀缘生长,主要支架方式有:
  (1)“人”字形支架子 即相邻行植株插入的架材呈“人”字形交叉,具体参照冬瓜“栽培方式”。用“人”字形支架形式栽培丝瓜,在瓜蔓上架前必须注意压蔓,上架后“之”字形引蔓。
  (2)平棚架 用竹木等材料搭成高2米左右的平棚架用这种支架方式栽培丝瓜,畦宽2.7-3.3米,沟宽0.7米,于畦面两侧对栽瓜苗两行,株距2.5厘米,生产上较少采用这种方式。
  2、栽培密度 在秋冬季定植丝瓜,其生长期较短,以主蔓结果为主,侧蔓结果少,其栽培密度宜密些,一般可采用的株行距和栽培方式为:畦宽2.3米(包沟宽0.3米),每畦种2行,株距约30厘米,每亩大田定植  1800-1900株,需有棱丝瓜种子250-350克,采用“人”字形支架。
  在早春定植丝瓜,主蔓和侧蔓结果相当,到后期以侧蔓结果为主,其栽培密度宜稀些。一般可采用的株行距和栽培方式为:畦宽2.3米(包沟宽0.3米),每畦种2行,株距约50厘米,每亩大田定植1100株左右,需有棱丝瓜种子150-250克,采用“人”字形支架。
  4、播种育苗
  (1)直播 将浸种催芽后的露白种子按种植株行距直播于大田,每穴2-3粒种子,播后浇足水,并覆盖树叶或稻草等,以减少水分蒸发,防雨后土壤板结。
  (2)育苗 丝瓜虽可进行直播,但易受不良气候条件影响。育苗则比直播具有许多好外:
  育苗移栽,每穴一株,只需一粒种子,在而大田直播每穴需2-3粒种子,育苗移栽比直播可节约种子一倍以上。
  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便于集中管理,有利于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可避免或减少台风、阵雨或高温干旱,低温阴雨的影响。
  有利于病虫害防治,提高瓜苗质量,易培育成壮苗供大田定值,为丝瓜早结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育苗方法有容器育苗法和地栽苗法两种。为减少根系损伤,定植后缓苗快,以采用保护根系的容器育苗法为好,育苗床的准备、培养土的配制,浸种催芽及苗期管理可参照冬瓜的播种育苗。一般地栽苗培育成1-2片真叶的小苗即可定植,若过大定植,易伤根,植后缓苗慢,而容器苗可培育成3-4片真叶的大苗供大田定植。
  5、大田定植
  (1)整地施基肥 丝瓜根系分布深而广,在整地前应深翻耙碎,然后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猪、牛粪肥1000千克左右,并将肥料与表土充分混匀,经整平即可起畦,畦面宽2米,沟宽30-40厘米,畦高20-30厘米,整地起畦后,又在畦中央开沟施下基肥,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约1500千克,加过磷酸钙3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或硫酸钾30千克,施后覆土。
  (2)定植 在定植前一天将苗床或容器苗的营养土淋湿,使第二天移植时,苗床土壤或容器苗的土坨半干半湿为宜,这样地栽苗移植时容易带土,而容器苗的土坨不易松散。定植时在畦面按株行距开好定植穴,每穴种一株壮苗,注意容器苗尖去掉容器如营养袋或钵后定植,定植后承即浇足定根水,定植宜选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以利于成活和缓苗。
  6、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 丝瓜喜潮湿的土壤环境,在整个生长期都要保持土壤湿润,开花结果期需水分更多,一般宜保持土壤相对湿度80%-90%,甚至90%以上。小面积栽培时,可早晚泼水或淋水。大面积栽培时,3-5天沟灌一次,有条件的用喷灌或滴灌更佳。浇灌水均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丝瓜虽能耐短期的积水,但长期积水对根系生长也会有不良影响,故宜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2)追肥 定植成活后可开始追肥。容器苗定植后基本没什么缓苗期,可在浇定植水即掺入稀薄的人粪尿以促苗生长,往后,随着幼苗的生长,每7-10天追肥一次,施肥浓度由淡逐渐变浓。一般前期用人粪尿10%左右,随后提高到20%左右,开始结瓜后,要增大追肥浓度,逐渐加大到30%-50%。一般每采收1-2次追肥一次,并且在盛果期离植株根部15厘米左右处点施草木灰(每亩50-100千克)或硫酸钾5-10千克,以延长采收期,大面积栽培时,如缺乏人粪尿,可施用浓度为0.2%-0.5%的尿素或复合肥水溶液,早期每亩施用5-10千克,盛果期每亩施用15-20千克。
  (3)中耕除草、培土 搭架前进行1-2次中耕,并结合除草和培土,使茎基部发生不定根,以增强根系吸收面积。植株进入抽蔓期,不再中耕,只进行人工拔除杂草,使植株基部通风透气,避免杂草与丝瓜争压水肥。在清沟的同时,可将沟通中清出的土培到植株基部。
  (4)植株调整
  引蔓和压蔓 立支架后应及时引蔓,采用“人”字形架栽培的,可采用交叉引蔓,即将瓜蔓引向对方的架材,呈交叉式。采用平棚架栽培的,可采用环形引蔓,即在单株范围内呈环形引蔓,引蔓的同时要进行压蔓,因为,第一,丝瓜茎蔓很长,丝瓜茎蔓长到一定长度后(1米以上)才能开花结果,如直接引向支架,支架必须很高,这样的长架材较难找,也不便于采收。故丝瓜开花结果前的一段瓜蔓可任其爬地生长。第二,丝瓜的芭节处易发生不定根,压蔓可促使茎节长出不定根,增强植株根系。压蔓时,用花铲等工具按引蔓方向将茎节下面土壤一浅沟,压入茎节,并盖土压紧。
  整蔓 丝瓜主、侧蔓均能结果,栽培上可不用整蔓。但为防止瓜蔓过密,宜进行适当整蔓,对秋植反季节丝瓜于上架前摘除全部侧蔓,上架后除留1-2条强壮侧蔓外,其余侧蔓均予摘除,而上架之后,一般不摘除侧蔓,但当瓜蔓过密时应适当摘除部分瘦弱蔓。
  摘叶 在丝瓜生长中后期,摘除下部老叶、黄叶,以改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等。
  疏花 丝瓜雄花多而密,为了节制雄花消耗过多的养分,除留一部分用来授粉外,宜将多余的雄花剪除。
  理瓜 当发现雌花或幼瓜搁在支架上或被卷须缠绕时,应使之垂挂生长,并摘除发育不正常或受病虫危害之幼瓜。
  植株调整各项工作,宜在晴天下午进行。
  7、采收 丝瓜以嫩瓜作蔬菜食用,当果实充分长大呈现该品种商品瓜特有的颜色和形状,用手触摸有柔软感而无光滑感,果皮未硬化前为采收适期。丝瓜自开花至商品瓜成熟约需10-12天,采收宜在早晨用剪刀自瓜柄处剪断,并且轻拿轻放,以免造成机构损伤。
  (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1、定植方法 丝瓜种植行距大,宜采用单幅地膜覆盖,即在种植行(畦)上覆盖35-40厘米宽的半幅地膜。先盖膜后定植,具体参照苦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田间管理 整地时一定要施足基肥,苗期一般不追肥,而在结瓜期及时追施结瓜肥,即在距植株基部40-50厘米处开一个深约20厘米的小穴,每亩施用氮磷钾复合肥20-30千克,施后覆土。地膜覆盖具有保墒作用,但遇较长期干旱时,也应及时沟灌补充土壤水分,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3、其他 可参照“丝瓜露地栽培技术”。
  
(责任编辑:WangQiang)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