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茄子栽培技术

作者:未知 来源:热带农业科教网 发表时间:2005-02-27 点击:
【字号:   打印
一、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生长发育 茄子的生育期可分为种子发芽期、幼苗期、开花坐果期和结果期。
  1、种子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到第一片真叶露出,从播种到出齐苗约15-20天。
  2、幼苗期 从第一片真叶吐心至茄子开始现蕾。约需50-60天。真十字期(4片真叶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转折期。在真十字期后茄子幼苗生长迅速,所以分苗应在真十字期前时行。茄子幼苗有3-4片真叶时开始花芽分化,从花芽开始分化到花器完全发育完成约需30天。
  3、开花坐果期 从茄子现蕾至果实坐住。一般需要8-12天,门茄的现蕾开花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过渡阶段,生产管理的中心是中耕、蹲苗。门茄坐果到达“瞪眼期”后,要加强肥水供应,保证茎叶持续生长和果实膨大需要。
  4、结果期 从门茄“瞪眼”到拉秧为止。从瞪眼期到商品成熟期约13-14天,从商品成熟期到生理成熟期约需30天,该期应加强管理,防止植株出现早衰。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茄子喜温,耐热性较强,不耐霜冻,生长发育适温20-30℃。温度低于10℃或高于38℃根系生长停止,低于15℃易引起落花,高于35℃,花器发育不良,果实品质差,种子发芽最低温为15℃,适温为25-35℃,最高发芽温度为40℃左右。
  2、光照 茄子对日照长短的反应不敏感。但生育期要求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会引起落花落果,导致果实着色不良。
  3、水分 茄子耐旱性较强,但叶大、生长旺盛,结果期长,结果多,需水量大,若水分不足,结果少,品质差。茄子不耐涝,若土壤和空气湿度大,易患病,而土壤积水易引起烂根。
  4、土壤 茄子好肥耐肥,不易发生徒长,肥料充足,生长旺盛,果实品质好。由于生长期长,需要养分多,以土层深厚、保水性强、PH6.8-7.3有肥沃壤土或粘壤土种植最为理想。
  二、主要类型和品种
  茄子按果实形状分为长茄、圆茄和卵茄三个类型,华南地区习惯栽培长茄。按果实熟性可分为早熟、中熟、晚熟等不同类型。现介绍适宜华南地区冬春反季节种植的茄 子主要品种。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消费习惯和市场价格变化等情况,从中选择所需的品种。
  1、早熟墨茄 早中熟。株高1-1.2米,开展度60-65厘米。茎秆紫黑色,叶卵圆形,绿色。果实长圆柱形,长35-40厘米,粗6-7厘米,外皮黑紫色,品质好,单果重300-400克,抗病性、抗寒性、抗逆性均强,一般亩产3000-4000千克。
  2、苏崎茄子 中早熟。株高约1米,开展度80厘米,株形高大、开张,生长势强。茎秆紫色带绿,果实长棒形,长25-30厘米,粗4厘米,外皮深紫色,品质好,单果重130-150克。耐热性较强,丰产,一般亩产4000-5000千克。
  3、早茄子2号茄子 早熟。株高69厘米,开展度79厘米。果实粗条形,长25.8厘米,粗4.4厘米,外皮紫红色,肉质细嫩,品质好,单果重140-180克。早期产量高,抗枯萎病能力较强,果实商品性好,一般亩产2500-3000千克。
  4、早茄1号茄子 早熟。株高约71厘米,开展度84米,生长势强。查实粗条形,果长23厘米,粗4.5厘米,外皮紫色。肉质细嫩,品质好,单果重150-180克。果实生长快,早期产量高,抗枯萎病能力较强,一般亩产2000-2500千克。
  5、中茄1号茄子 中熟。株高75厘米,开展度89厘米,生长势强。果实细长条形,果长27.7厘米,粗4.3厘米,外皮紫红色,品质好,单果理150-190克。抗逆性抗病性较强,产量高,一般亩产3000千克。
  6、中茄2号茄子 中熟。株高74厘米,开展度80厘米,生长势强。果实粗条形,果长22.3厘米,粗5.4厘米,外皮紫红色,品质好,单果理180-190克。抗逆性抗病性较强,产量高,一般亩产3000千克以上。
  7、晚茄1号茄子 晚熟。株高80厘米,开展度85厘米,生长势强。果实粗条形,果长20厘米,粗6.9厘米,外皮紫红色,品质好,单果理180-190克。耐热、耐肥,抗病性强,结果期长,产量高,一般亩产3000-3500千克。
  8、紫×长条茄子 早熟。株高60-70厘米,开展度50-60厘米,茎秆紫黑色。第一果着生于主茎8-9叶节上方。果实长棒形,长25-30厘米,粗略-3厘米,顶部钝尖,外皮紫黑色,单果重75-100克,耐寒,一般亩产4000-5000千克。
  此外,近年来各地从国外还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海南省从国外以及台湾省引进的三个品种,表现良好。包括:胭脂茄、果实细长而稍弯曲,呈红紫色,抗病性强,结果品质优。紫茄,株形高大,半立性,抗病性强,产量高,果实细长、弯曲、呈紫色、台湾长茄,晚生种,植株高大,抗病性强,果实长形弯曲,紫色。
  三、主要栽培技术
  (一)播种时期 应根据当地定植适期及苗龄确定适宜播种时期,常从定植期往推算2个苗龄。华南地区尤其是海南冬春反季节茄子生产大致在8-11月播种,产品在10月至次年5月上市。
  (二)播种育苗
  1、播种量 茄子种子的千粒重为3.97-4.42克,即1克种子约为230-250粒。每亩约需种子量50-75克,籽苗苗床4平方米左右。
  2、苗床准备 宜选择肥沃、保水力强、透气性好、前作未种过番茄、辣椒、茄子等茄科植物的粒质壤土作为苗床。一般播种床土厚8-10厘米,移植床厚12-14厘米。装床后铺平压实备用。
  3、浸种催芽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方法有三种:第一种,为了预防茄子黄萎病,可先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6-9小时,后用清水淘洗后再用清水浸种2-3小时。第二种,在浸种的水中附加双氧水(0.05%-0.1%),兼有促进种子发芽和种子消毒作用。第三种,用50-55℃ 温汤浸种10分钟后,再兑凉水使水温骤降到30℃,对潜伏在种皮内部的茄褐纹病菌的菌丝和附着在种皮上孢子都有一定杀伤作用。以上三种方法处理的种子,在浸种过程中应反复搓皮表面的水,然后用清洁湿白布包好放在瓦盆里催芽。每天漂洗2次,上下翻动数次,使温度均匀,通气性好。催芽温度为25-30℃,5-7天后,当芽(胚根)长1毫米时即可播种。催芽后若恰逢恶劣天气可在保持湿润的条件下放在冷凉的地方进行“蹲芽”,以防胚根生长过长而不利播种。
  4、播种 宜选晴天上午进行播种。先耕松床土并起畦。畦宽1.2米,浇足底水后按行距5厘米均匀地进行条播,播后覆上1厘米厚床上。
  5、间苗与假植 幼苗生长初期,即在第一片真叶展开前需进行1~2次间苗假植。假植应另设苗圃,行株距各8~10厘米。如出苗密度大,应在子叶充分展开时就分苗。一般在茄苗长至5~6片真叶即可出圃定植。敢有些地方培育成8~9片真的大苗才出圃定植。矮小老化苗或高瘦徒长苗不宜作定植材料。
  (三)整地定植 茄子忌连作,否则易发生立枯病和青枯病等病害,因而前茬为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类作物的地块不宜选用。最好选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的粘榱土建园。定植前先将园地耕翻一次,然后做畦,种植,畦宽连沟1.2-1.5米,畦高30厘米,每畦栽植双行。然后施足基肥,一般每亩用1200千克腐熟厩肥和30千克过磷酸钙或复合肥以及施草木灰等,采用沟施,每畦开沟3条,施后应使肥土混匀,混匀后,再把畦整好。
  定植密度视品种而异,早熟种宜密植,中晚熟种可疏些,一般行距45-65厘米,株距35-50厘米,亩植2000-2500株。定植应选在晴天土温12℃以上时进行。定植前苗床应充分浇水,最好带土起苗,定植时先开穴,定植后浇足定植水或灌一次水,以促进幼苗成活。栽植深度与原来苗床的栽植深度相同为宜。
  (四)田间管理
  1、追肥 茄子在蔬菜中是需肥量较多的作物。由于茄子生长结果期长,要提高产量和品质,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间还需分期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在定植缓苗后,就可开始追施稀粪水或2.5千克尿素水溶液作提苗肥。以后每隔10余天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加复合肥10千克,兑水或开浅穴施入,干施化肥后宜覆土并结合灌水进行,以提高施肥效果。
  2、排灌 茄子耗水量大,生产上应及时供应充足水分,这是海南等地冬春反季节生产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性措施。海南冬春反季节栽培时逢干旱季节,当供水不足,对各生产阶段均有不良影响。在苗期会使植株生长缓慢,在结果期会导致落花落果或所结的果实果皮粗糙,品质差。具体应据土壤水分状况及生产阶段酌情灌溉,一般保持土壤湿度达田间最大持水量80%为好。结果期需水量最大,更应加强灌溉,每隔3-4天灌水一次,而通常是每次追肥都结合灌水。尤其在水源不足的地方,采用畦面覆盖效果更好,除加强灌溉外,还排队田间积水,以免造成沤根。
  3、中耕除草与培土 为疏松土壤,提高土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茄秧发根,应经常中耕松土。早期中耕宜深,以5-6厘米为宜,后期则以3-4厘米为宜。中耕松土过程中,除净田间杂草,当植株生长至30厘米高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以防止露根,避免倒伏,培土前需追一次肥。每次灌水后也需要中耕培土,直到茄秧封垄为止。
  在大面积栽培时,常采用化学除草。目前适用于茄子种植的除草剂有70%都尔乳剂或氟乐灵,一般每亩用量100毫升,具体按其说明小心使用。
  4、整枝打叶 茄子结果后的分枝很有规则,一般只需除去根茄以下、近地面的过多侧枝,但打叶不可过重,以及适当摘除贴近地面的衰老变黄叶片,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利于果实着色。随着植株的生长,可逐渐摘除第一果下的老叶,以免浪费养分。
  当结果枝着生有铅笔头大的幼果时,即在着果部位上部留一叶,予以摘心。结果部位同时着生2个以上果实时,宜选留一果,其余的全部摘除,以促进果实发育生长。
  盛果期后,当植株衰弱,着果减少进入衰老期时,需进行树冠更新以延长结果期,增加产量。一般把主枝及侧枝量下部较旺盛的芽或不定芽留下,其余的全部剪掉,并加强水肥管理。经20-30天精心抚管后,新枝即可开始结果。
  5、防止落花 开花期,当气温低于15℃,落花严重,坐果率低。当开花期遇到低温影响时,用萘乙酸1.0微升/升或水溶性防落素25-30微升/升喷花、蘸花,即可有减少落花,提高产量的作用。
  (五)采收 茄子以嫩果供食用,生产上应适时采收,以保证品质,并利于延续生长和结果。一般茄果在开花后25-40天可达食用成熟度。当萼片与果实相接处的白色环带不太明显,且萼片与环带紧接时即可采收。具体应根据消费要求及市场价格而确定采收适期。
  
(责任编辑:WangQiang)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